四大證券報精華摘要:7月17日
中國資產吸引力增強 ,外資機構看多A股;戰高溫斗酷暑,能源類上市公司全力保供;A股投資者已超2.4億,近十年年均新增超0.1億。
新華財經北京7月17日電 四大證券報內容精華摘要如下:
中國證券報
最新發布的景順全球主權資產管理研究顯示,一些國際投資機構對中國市場的興趣明顯回升。該調查涵蓋83家主權財富基金和58家央行,這些機構總共管理約27萬億美元的資產。多家外資機構近期表示,隨著中國經濟運行延續穩中向好發展態勢、政策紅利不斷釋放以及企業盈利前景改善,中國資產持續被看好。更多增強各類外資參與中國資本市場便利度的政策舉措值得期待。
隨著公募基金二季報的陸續披露,上半年的績優基金持倉曝光。整體來看,今年以來回報率較高的基金,大多聚焦創新藥、新消費、人工智能等賽道。記者關注到,由于近年來結構化行情突出,基金公司或出于“搶占布局先機”的原因,布局了不少聚焦單一行業主題的基金。除了機器人等熱門賽道基金外,還出現了短劇主題基金、深??萍蓟?、可控核聚變基金等各類小眾產品。其中不乏今年來表現較好的產品。
AI算力板塊強勢上漲,多只被業界視為“AI算力基”的主動權益類產品凈值大幅飆升,漲幅甚至超過了相關ETF產品。其中,基金經理周建勝管理的諾德新生活A當日凈值增長率高達9.42%,居全市場第一;金梓才管理的財通集成電路產業A等6只產品凈值增長率都在8%以上。業內人士認為,光通信、PCB領域在過去兩年的AI大發展中實現了高速增長。隨著全球大客戶需求持續擴張以及AI產業長期向好,中國廠商有望持續分享全球AI發展紅利。目前AI算力領域的價值正被市場重估,需要關注具備全球競爭力的中國企業。
上海證券報
隨著氣溫持續攀升,迎峰度夏電力保供進入關鍵階段。國家氣候中心信息顯示,預計今年夏季,全國大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此外,據國家能源局預測,今年夏季全國最高用電負荷將同比增長約1億千瓦,電力保供面臨嚴峻考驗。記者近期采訪相關上市公司了解到,通過加強煤炭、天然氣穩產穩供,全國統調電廠存煤保持在較高水平,新能源風電、光伏電站也全力運轉為迎峰度夏提供強有力支撐。
業績是影響投資者信任度的關鍵因素。在2022年至2024年的調整行情中,主動權益類基金經歷了一場深度的“壓力測試”——凈值回撤、規??s水,不少明星基金經理折戟。2025年以來,隨著賺錢效應回歸,主動權益類基金業績顯著回暖,200多只基金年內收益超30%,新發市場掀起小高潮,14只基金發行規模突破10億元,這一數量是去年全年的2倍以上。在業內人士看來,主動權益類基金的信任重構,不是“回到過去”,而是“走向新局”。當行業真正從“規模競賽”轉向“回報競賽”,從“明星依賴”轉向“體系支撐”,主動權益類基金的“春天”才會真正到來。
??國際投行上調中國經濟增速預期 “中國資產”成下一個投資風口
國家統計局7月15日發布數據顯示,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5.3%,增速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均提升0.3個百分點。鑒于中國上半年GDP表現高于預期,7月15日以來,多家國際投行研究團隊上調了對中國經濟增速的預期。在上調原因中,“出口韌性”“政策支持”是外資機構密集提及的關鍵詞。伴隨著穩健的經濟增長步伐,外資機構對中國股市也日益樂觀?!跋乱粋€投資標的在哪里?盡管可能涉及多個方面,但‘中國’無疑是答案之一?!惫芾硪幠3f億美元的主動管理巨頭威靈頓投資表示。
證券時報
監管部門始終對財務造假保持全方位、立體化的追責打擊力度。自2024年7月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資本市場財務造假綜合懲防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以來,一年間,行政罰單多了,不僅“追首惡”,還“打幫兇”;刑事追責力度大了,多起典型案件被重罰;民事獲賠路徑寬了,特別代表人訴訟正日漸趨于常態化開展。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指出,一年來,財務造假打擊力度顯著增強,多部門綜合懲防體系加快構建,開展打擊財務造假專項行動,嚴查中介機構履職漏洞,形成強大震懾效應,監管正以“零容忍”態度嚴打財務造假等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通過精準鎖定資本市場“毒瘤”,釋放出“露頭就打、打則從嚴”的強烈信號。
一場由技術護航的金融安全變革,正在全國商業銀行間悄然展開。近期,隨著中宣部、公安部聯合部署的“全民反詐在行動”宣教工作全面鋪開,銀行、清算機構、消費金融公司等機構積極響應,充分利用線上平臺、社交媒體等渠道,結合線下互動,通過發布圖文、短視頻、文字等包含金融知識和詐騙案例警示的多樣化內容,廣泛傳播反詐知識。記者深入業內觀察發現,面對電信網絡詐騙手段的持續升級,商業銀行正通過引入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技術,結合線上線下反詐宣教活動,構建起“智能防控+生態共治”的反詐新格局。
近日,中國結算發布了2024年統計年報。報告顯示,2024全年新增投資者1274.28萬,其中新增自然人投資者1272.24萬。2024年期末投資者數為2.37億,比上年增加5.69%。此外,根據上交所公布的今年上半年開戶數據,截至今年6月底,可推測A股投資者已超2.4億。從中國結算過往數據看,近十年來,A股每年新增的投資者數量均超過1000萬,高峰時期超過2000萬。業內人士認為,投資者數量的不斷增長,既與券商的主動展業有關,也與市場行情有關,而且這是更重要的影響因素。
證券日報
近期,紅利低波策略熱度提升,相關ETF規模增長迅速。公募機構加速布局紅利低波策略產品。受訪業內人士認為,在A股分紅機制持續完善、中長期資金加速入市、無風險利率下行等背景下,兼具高股息與低波動特征的紅利低波資產吸引力不斷提升,有望成為投資者長期配置的核心權益工具之一。
當前,中國香港正加速推進國際虛擬資產中心建設。為把握創新業務機遇、拓展國際業務邊界、強化業務協同效應,中資券商紛紛開始布局虛擬資產交易服務,推動業務多元化發展。
??火電板塊迎來“高光時刻” 11家相關上市公司上半年業績向好
數據顯示,截至7月16日,A股市場已有12家火電板塊上市公司發布了2025年上半年業績預告。其中,有8家公司預計報告期內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另有3家公司預計扭虧為盈。多家上市公司表示,動力煤價格降低是其上半年盈利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
?
編輯:羅浩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