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5eon9"></p>
  • <acronym id="5eon9"></acronym>
  • 首頁 > 要聞 > 正文

    【財經分析】北交所程序化交易新規生效 從速度競爭到策略創新成共識

    新華財經|2025年07月07日
    閱讀量:

    7日,北京證券交易所發布的《北京證券交易所程序化交易管理實施細則》正式實施。業內人士認為,對于程序化交易細則實施新規,市場前置應對充分,無需擔憂其實際的邊際影響;細則實施有助于提升監管能力,推動量化行業從單純的速度競爭轉向策略創新,長期來看有利于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暫無

    新華財經北京7月7日電(記者閆鵬)7日,北京證券交易所發布的《北京證券交易所程序化交易管理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正式實施。業內人士認為,對于程序化交易細則實施新規,市場前置應對充分,無需擔憂其實際的邊際影響;細則實施有助于提升監管能力,推動量化行業從單純的速度競爭轉向策略創新,長期來看有利于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市場對新規實施影響已平滑

    《實施細則》是北交所針對中國證監會2024年5月發布的《證券市場程序化交易管理規定(試行)》制定的業務規則和具體舉措,對程序化交易報告管理、交易行為管理、信息系統管理、高頻交易管理、監督檢查等事項作出細化規定。該細則于2024年6月開始征求意見,在2025年4月正式發布,自2025年7月7日起施行。

    《實施細則》對中國證監會上述管理規定規定的四類程序化異常交易行為作了進一步細化,明確了瞬時申報速率異常、頻繁瞬時撤單、頻繁拉抬打壓以及短時間大額成交四類異常交易行為的構成要件。

    其中,高頻交易認定標準最受到市場廣泛關注?!秾嵤┘殑t》明確高頻交易認定標準為:單賬戶每秒申報、撤單筆數合計最高達到300筆以上,或者單賬戶全日申報、撤單筆數合計最高達到20000筆以上。

    廣發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劉晨明表示,本次規則的征求意見稿和正式細則分別發布于2024年6月和2025年4月,已為市場留足適應時間。從時間順序看,2024年6月頭部量化開始策略降頻,當年第四季度量化私募主動下調管理規模;2025年6月下旬,量化私募已陸續提前對照新規自查?!耙簿褪钦f,規模和策略上的前置應對都支持平滑過渡?!?/p>

    “實施細則正式實施,對量化機構而言,高頻套利、日內回轉交易等依賴速度優勢的策略收益面臨下滑風險,機構需要轉向低頻量化或基本面量化策略。對于中小投資者來說,市場環境將變得更加公平,高頻交易干擾減少后,市場價格發現效率有望提升?!北本┑貐^某量化投資機構人士說。

    該機構人士表示,市場上部分投資者可能擔憂容量相對較大的股票量化策略,如指數增強、市場中性策略等會受到沖擊。實際上,這類策略受細則影響相對有限。一方面,此類策略換手率因為主動或被動的約束,普遍低于200%,遠低于高頻策略的交易頻率,難以觸發申報速率監管閾值;另一方面,持倉分散特性使其單只股票交易金額占比通常不足0.5%,無法滿足“短時間大額成交”認定條件?!俺绦蚧灰准殑t的實施,對于我們普遍接觸到的策略影響相對有限,且從長遠來看,細則也會推動資本市場更加公平、穩定、健康?!?/p>

    值得一提的是,《實施細則》對高頻交易實施差異化收費預留下政策空間。財經評論員郭施亮表示,程序化交易新規的實施,主要強調的是規范,并且對高頻交易有一個明確的認定標準??梢灶A期,未來高頻交易的量化機構交易成本將會大幅增加,套利空間也會因交易成本增加而顯著下降,這也有助于進一步加強高頻交易監管和引導量化機構規范運作。

    促進程序化交易規范發展

    根據《實施細則》明確規定,投資者發生程序化異常交易行為的,北交所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根據相關業務規則規定,對其采取相應自律監管措施或者紀律處分。二是投資者因發生程序化異常交易行為被采取暫停證券賬戶交易或者限制證券賬戶交易措施的,視情況通報中國證監會派出機構、證券業協會、基金業協會等,商請協同采取現場檢查、約談提醒等措施。

    在程序化交易管理實施細則實施前夕,7月4日,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了《程序化交易委托協議(示范文本)》,對程序化交易報告、交易行為管理、高頻交易管理、違約責任等內容作出約定,為證券公司同客戶訂立程序化交易委托協議的相關工作提供了規范性指導。

    源泰律師所事務所基金團隊合伙人張雯倩認為,近年來,程序化交易已成為重要的交易方式,程序化交易雖然有助于為市場提供流動性,但機構投資者相對中小投資者存在明顯的技術、信息和速度優勢,可能加劇市場波動并侵蝕中小投資者的公平交易環境。從近年處罰案例看,程序化交易參與主體在進行程序化交易時,要遵守監管規則,建立實時監控與動態預警機制,評估交易策略對市場的影響,避免影響正常的交易秩序。

    業內人士表示,新規并非扼殺量化交易,而是通過規范交易行為、平衡市場公平,引導行業從依賴速度轉向深度研究。頭部機構憑借技術優勢和合規能力占據主導,中小機構需在細分領域創新突圍。未來,量化行業將更注重策略的穩健性、數據的創新性和合規的可持續性,為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

    編輯:王媛媛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

    傳播矩陣
    '); }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