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5eon9"></p>
  • <acronym id="5eon9"></acronym>
  • 首頁 > 要聞 > 正文

    國務院常務會議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將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新華社|2025年05月23日
    閱讀量:

    專家表示,食品安全涉及“從農田到餐桌”全鏈條、各環節,風險“點多面廣”。加強從農產品質量、生產流通到終端消費的全過程監管,特別要強化事前預防和事中監管,將“嚴”的要求體現在食品安全各領域工作之中。

    新華財經北京5月23日電(記者趙文君)2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將《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會議指出,食品安全關系生命健康,要按照急用先行的原則完善有關法律規定,構建更加科學嚴謹的食品安全標準特別是強制性標準體系。要進一步推動食品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變,強化全鏈條監管,推進監管重心下沉,嚴格日常監督檢查。要突出重點領域開展專項治理,強化監督抽查結果處理,對發現的問題依法嚴懲、絕不姑息,持續完善食品安全體系。

    記者了解到,我國現行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頒布實施,并于2015年進行了全面修訂。今年2月,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見稿)》,擬對食用油等重點液態類食品散裝運輸實施許可管理,并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中國人民大學食品安全治理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孫娟娟表示,食品安全法是我國食品安全法治的基本法,構建了食品安全的根本性、全局性、長遠性制度,其在回應食品行業發展需求、應對食品安全事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此次修正擬對重點液態類食品散裝運輸實施許可管理,以防范全鏈條食品安全風險。

    孫娟娟認為,堅持問題導向,通過立法加強監管,督促生產經營者履行主體責任有其必要性,是食品安全監管持續貫徹“四個最嚴”的體現,關鍵在于通過制度“補短板”來強化特定環節與特種食品的安全監管。

    專家表示,食品安全涉及“從農田到餐桌”全鏈條、各環節,風險“點多面廣”。加強從農產品質量、生產流通到終端消費的全過程監管,特別要強化事前預防和事中監管,將“嚴”的要求體現在食品安全各領域工作之中。要對接國際先進水平,加快制定、修訂食品安全通用標準,盡快與國際食品法典標準接軌。

    ?

    編輯:幸驪莎

    ?

    聲明:新華財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

    新華財經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傳播矩陣
    '); }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