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指數|聚焦“海絲引力” 中國“海絲”名城是它們!
11月24至25日,2023海上絲綢之路城市影響力市長交流大會在溫州舉辦。會議主題為“互學互鑒,合作共贏”,旨在進一步深化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務實合作、人文交流和民心聯通。
本次大會的召開正值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之際。會上,中國經濟信息社公布了“海上絲綢之路城市綜合影響力指數”首期研究成果《海上絲綢之路城市綜合影響力指數報告(2023)——中國城市篇》。該報告從全球通達、商貿往來、人文交流、形象傳播、城市能級五大維度入手,量化評估海絲沿線城市綜合影響力水平,突出展現不同城市的多元特色,記錄沿線城市以實際行動推動共同發展、攜手打造開放合作平臺所取得的各項成就。
本期研究成果聚焦中國內地33座城市在五大維度的數據表現。其中,上海、廣州、寧波憑借發達的港口經濟與強大的貿易網絡,在全球通達和商貿往來維度表現突出,成為引領型城市,總指數得分均在80分以上。青島、蘇州、杭州、泉州、溫州、福州、南京擁有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其人文魅力使得城市在人文交流領域優勢顯著,成為優勢型城市。煙臺、威海、惠州、連云港等10座城市均屬提升型城市,在網絡傳播度、城市知名度、可持續能級等方面的指標表現亮眼。?
海上絲綢之路城市影響力指數總體評價結果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研究員白明認為,該報告對于不同城市在參與海上絲綢之路建設過程中的目標定位有切合實際的指向性,其最終結果有助于提升全社會對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過程中不同城市角色定位的關注度。
清華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研究員陸洋認為,指數的設計對于考量沿線城市在“一帶一路”倡議中所承擔的功能和所促成的互聯互通成效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十年間,“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繼續發揚光大,中外城市通過蔚藍的海洋傳遞出更多共同繁榮的故事,續寫著文明交融、經濟互通的佳話。會議選擇在古今“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城市溫州舉行,這里的重大考古成果“朔門古港遺址”入選“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在世界航海史上具有突出價值,從遺址的價值和保存狀況來看,堪稱“海上絲綢之路”的絕佳闡釋。它再現了宋元時期溫州港的繁榮景象,展示了世界文明交流融匯的燦爛成果。大會期間,“溫州之夜”非遺品鑒會、“戲從溫州來”經典演出、海上絲綢之路城市圖片展、海絲城市市長觀摩及“美麗溫州”“文化溫州”“科創溫州”等配套活動,將全面展示這座千年商港的獨特魅力。
本次大會由新華通訊社、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溫州市人民政府、新華社品牌辦、新華社浙江分社、青山控股集團聯合承辦。來自13個國家的16名境外官員,多位國內相關城市代表及專家學者出席主會議、平行論壇、展會、演出等活動,圍繞全球視野下海上絲綢之路港口城市的影響力構建,海上絲綢之路城市的傳承、互鑒與合作等主題進行主旨演講,為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編輯:牛勢坤
聲明:新華財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