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分析】“長周期考核”細則落地:更好發揮險資市場穩定器作用
隨著政策鼓勵下更多“長錢”投入資本市場有助于優化市場生態、增強市場韌性,進而提升險資長期回報水平,形成良性循環。
新華財經北京7月13日電(記者董道勇、張斯文)財政部11日公布《關于引導保險資金長期穩健投資 進一步加強國有商業保險公司長周期考核的通知》明確,將國有商業保險公司三年、五年的長周期考核權重提升至70%。新規自2025年度績效評價起實施。
業內人士分析,保險資金來源穩定,償付周期長。長周期考核機制的建立,有助于熨平短期市場波動對其業績的影響,進而引導保險長期資金入市,更好發揮保險資金的市場穩定器和經濟發展助推器作用。隨著政策鼓勵下更多“長錢”投入資本市場亦有助于優化市場生態、增強市場韌性,進而提升險資長期回報水平,形成良性循環。
“長周期考核”引導險資入市
保險資金是資本市場中長期資金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1月,中央金融辦、中國證監會、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聯合印發《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對國有保險公司經營績效全面實行三年以上的長周期考核,凈資產收益率當年度考核權重不高于30%,三年到五年周期指標權重不低于60%。
本次修改后的“長周期考核”方案有哪些特點?記者注意到,一是新考核方案將凈資產收益率由“當年度指標+三年周期指標”調整為“當年度指標+三年周期指標+五年周期指標”,權重分別為30%、50%、20%;二是將(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率由“當年度指標”調整為“當年度指標+三年周期指標+五年周期指標”,權重分別為30%、50%、20%。
此外,本次通知還提出國有商業保險公司要提高資產負債管理水平,加強資產和負債在期限結構、成本收益、現金流等方面的匹配管理;同時完善內部中長期考核機制,加強投資組合管理,并完善投資決策程序和風險評估體系,把握好投資收益和風險平衡。
專家表示,長期以來,因短周期考核,權益資產市值波動對凈利潤影響較大,是影響險資入市積極性的核心因素之一,而建立與保險資金特點相匹配的長周期考核,是破除長期資金入市障礙的關鍵一環。
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金融系教授胡繼曄表示,財政部增加國有商業保險公司的考核周期,可以真正實現“長錢長投”,這些公司可以通過挖掘優質投資標的,為芯片、人工智能、大數據產業等新質生產力提供穩定資金,驅動產業升級與經濟高質量發展。
光大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認為,近年來政策層面高度重視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針對保險資金長期入市的堵點問題,今年以來監管已推出一攬子針對性舉措,本輪政策將推動保險資金加大入市力度。
“長周期考核制度的持續完善有助于疏通保險資金長期投資的制度堵點,允許長期資金以‘時間’換‘空間’,熨平短期市場波動對業績的影響,進而加大入市力度?!蓖跻环逭f。
中國人壽表示,“長周期考核”細則落地,有利于更好引導國有保險資金充分發揮長期資本和耐心資本優勢,認真踐行價值投資和穩健投資理念,積極提高權益類投資占比,推動資產投資與保險負債更為匹配的同時,增加資本市場中長期資金供給,助力資本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發展。
長周期考核將為市場帶來增量資金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我國商業保險資金運用余額約33萬億元,實際投資A股的比例約為11%左右,距離25%的平均政策上限還有較大空間。長周期考核是提升各類資金股票投資穩定性和積極性的關鍵舉措。
專家表示,從短期看,引導保險資金長期穩健投資,將給市場帶來大規模增量資金;長期看,將顯著改善市場的資金結構,增強市場韌性和抗風險能力,推動形成價值投資的市場氛圍,鞏固A股回暖向好的良好趨勢。
王一峰分析說,近年來,低利率環境下保險資金投資收益率整體下行,新考核政策適當提高權益投資比例有助于險企提高投資收益彈性,增厚凈投資收益安全墊,進而緩解利差損壓力。
此前,國金證券非銀團隊測算,如果保險行業權益占比提升1%,僅考慮存量提升的情況下,預計全年能為股市帶來超3000億元的增量資金,疊加新保費流入以及到期資產再配置,入市資金體量將會更高;如果股票+權益基金中高股息配置占比提升10%,高股息行業增量資金預計有4000多億元。
中國人壽認為,“長周期考核”細則落地,有利于促進國有商業保險公司高質量發展?!锻ㄖ芬幎ǜ悠鹾媳kU尤其是壽險的經營屬性,從跨周期視角,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了對國有商業保險公司的評價體系,降低短期經營波動對績效評價結果的影響,能夠更為客觀地評價國有保險公司經營結果和風險水平,必將有力推動其長期穩健經營和可持續健康發展。
“后續隨著經濟預期修復及市場信心回暖,保險股貝塔行情有望持續演繹?!蓖跻环逭J為,從資產端來看,伴隨穩增長政策落地顯效以及中長期資金入市節奏加快,權益市場階段性回升有望提振險企投資端表現,高股息策略亦將持續支撐險企凈投資收益安全墊。
?
編輯:王菁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