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證券報精華摘要:7月15日
逾500家A股公司預喜上半年業績,AI和價格成為兩大關鍵增長因素;赴港上市布局全球,消費電子產業鏈加速出海;已有323家A股公司披露籌劃2025年中期分紅。
新華財經北京7月15日電 四大證券報內容精華摘要如下:
中國證券報
7月14日,盤前人氣較高的券商板塊出現分化,國聯民生、華西證券、中銀證券等券商股高開低走。業內人士表示,當前A股市場雖有分歧但活躍態勢不改,下半年結構性機會值得重視。
??政策紅利引爆A股并購重組潮:頭部券商主導市場 技術驅動型交易火熱
2025年以來,在“并購六條”及重組新規等政策紅利驅動下,A股并購重組市場迎來爆發。數據顯示,截至7月14日,今年以來上市公司披露的并購重組事件超200起,較2024年同期增長近4倍,創下歷史新高。頭部券商憑借資源優勢進一步鞏固市場主導地位,并購重組業務呈現鮮明的“二八分化”格局。從全球視角看,以人工智能、綠色能源為代表的技術驅動型并購持續活躍,成為全球及國內市場熱點。與此同時,如何借鑒境外成熟的市場經驗,提升監管包容度、優化審核機制、加強跨境協作,以激發市場更大活力、彌補跨境交易短板,成為監管機構與市場參與者共同關注的焦點。
人形機器人板塊走勢活躍,步科股份、長盛軸承均漲逾11%,新時達、安乃達等多只股票漲停?!澳壳叭诵?a href="http://www.bestfirsthomes.com/quote/stockdetail/index.html?code=300024.SZ&codeName=機器人&type=5&crumb=股票,機器人&announ=l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3875B0;">機器人仍處于進廠打工階段,各類諸如汽車廠商、家電、云廠商持續拓展機器人產業,市場持續繁榮,多家廠商已實現小批量交付。伴隨海內外人形機器人加速迭代,機器人逐步從硬件端的演進上探至大小腦的演進。隨著機器人廠商融資加速落地,人形機器人產業將進入迅猛增長階段,持續看好相關產業鏈的投資機會?!?a href="http://www.bestfirsthomes.com/quote/stockdetail/index.html?code=002939.SZ&codeName=長城證券&type=5&crumb=股票,長城證券&announ=l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3875B0;">長城證券TMT研究中心負責人兼首席分析師侯賓表示。
上海證券報
??逾500家A股公司預喜上半年業績 AI和價格成為兩大關鍵增長因素
截至7月14日19時,已有1165家上市公司發布上半年業績預告,其中547家公司業績預喜(包括預增、略增、扭虧),占比近五成。從細分行業來看,有色金屬、證券、農業、電力等行業的表現尤為突出,不僅發布業績預告的公司預喜比例均超過五成,且其預計盈利平均值的同比增速更凸顯出增長動能——分別為59.07%、96.65%、340.51%和46.54%。深入剖析業績預喜的驅動因素,AI技術的應用與價格因素的積極影響成為兩大關鍵,共同構成了上市公司業績增長的重要引擎。
??金融開放與產品創新雙輪驅動 中國ETF成全球資產配置新藍海
在外資機構看來,中國ETF市場近年來的快速發展得益于政策推動、產品創新、市場開放等多重因素,而外資的紛紛入局凸顯中國資產的較強吸引力。展望未來,外資機構認為中國ETF市場規模在5到10年內有望突破12萬億元。
截至7月14日,百億級私募中,量化私募數量增至41家,首次超過主觀私募。更為重要的是,盡管在整體規模上量化較主觀策略仍有一定的差距,但在市場成交持續活躍的過程中,量化多頭策略正以極快的速度奮力追趕,今年前5個月量化多頭策略規模增長超1300億元。業內人士認為,在無風險收益率持續下行、私募行業生態不斷凈化、程序化交易監管進一步完善的背景下,私募基金行業整體規模有望不斷壯大,對沖靈活、策略多樣的量化私募也將步入發展快車道,權益投資生態正在發生深刻變革。接下來,如何順勢而為,持續為投資者創造價值,是每家管理人的“必答題”。
證券時報
在全球貿易局勢多變及客戶本地化服務需求提升的背景下,國內消費電子行業加快全球化發展步伐。近日,藍思科技、立訊精密等消費電子供應鏈企業紛紛奔赴港股或宣告港股上市計劃,這一潮流背后,暗含它們更深遠的全球化發展規劃。多位受訪人士表示,未來,具備海外市場本地完備的生產、銷售、服務、供應鏈等一條龍的管理模式,將成為消費電子品牌企業發展的標配,而不具備全球化產能布局、運營服務優勢的供應鏈企業,或面臨不利局面。
7月14日晚,多家A股公司集中披露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根據公告,今年上半年,證券、影視、稀土以及人工智能、算力等板塊多家企業凈利潤預計大幅增長。新易盛、萬達電影、蘇利股份等公司預計上半年凈利潤增長數倍。華宏科技預計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將增長3047.48%至3721.94%。受產品價格上漲、市場需求增加等影響,部分A股公司今年上半年預計實現扭虧為盈,如中國稀土、完美世界、美利云、中毅達等。同時,也有部分企業受行業整體競爭加劇、市場環境變化影響虧損有所加大。
7月14日,倫敦銀現貨盤中站上39美元/盎司,創近13年新高,年內最高漲幅超過35%,成為今年以來表現最好的大類資產之一,同期倫敦金現貨累計上漲超27%。國內期貨方面,滬銀主力合約年初至今上漲21.38%,最新報價9207元/千克,為該品種上市以來新高。消息面上,近期美聯儲降息預期增強,驅動白銀和黃金等貴金屬價格反彈。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鄒瀾7月14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下半年重啟降息,主要發達經濟體處于降息周期,市場對美聯儲重啟降息的預期升溫,中美貨幣政策周期錯位將得到改善。
證券日報
“反內卷”是近期水泥行業的重要關鍵詞,企業控產等措施成效如何,受到各方關注。近日,塔牌集團、寧夏建材、福建水泥、天山股份等4家水泥行業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上半年業績預告,均呈現業績向好之勢。其中,塔牌集團、寧夏建材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大幅增長,福建水泥實現扭虧為盈,天山股份實現減虧。
數據顯示,截至7月14日,已經有323家A股上市公司就“籌劃2025年中期分紅相關事項”發布了公告。接受記者采訪的行業人士表示,隨著2025年中報相繼披露,上市公司推出中期分紅方案的數量也會增長。目前來看,積極回報投資者已形成了廣泛共識。
數據顯示,截至7月14日,全市場12941只基金中,港股主題基金表現尤為突出。其中,匯添富香港優勢精選A以100%的年內凈值增長率暫居全市場公募基金業績榜首,中銀港股通醫藥A則以81.31%的年內凈值增長率排名第三。在漲幅排名前20的基金中,港股主題基金占據6席。多位受訪基金經理表示,全年港股市場或震蕩上行,市場運行將呈現明顯的階段性特征。上半年在流動性寬松的驅動下,市場更傾向于追逐具有估值彈性的資產;下半年投資主線有望轉向盈利確定性更強的順周期品種。
?
編輯:羅浩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