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5eon9"></p>
  • <acronym id="5eon9"></acronym>
  • 首頁 > 要聞 > 正文

    四大證券報精華摘要:7月3日

    新華財經|2025年07月03日
    閱讀量:

    證監會:始終把維護市場穩定作為監管工作首要任務,以“兩創板”改革為抓手,深入推進新一輪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多個行業啟動去產能,更多“反內卷”舉措有望落地。

    新華財經北京7月3日電 四大證券報內容精華摘要如下:

    中國證券報

    ??創新引領 產業協同 制度優化 三熱詞折射上半年并購重組市場新趨勢

    上半年,A股并購重組市場潮涌。證監會最新數據顯示,在并購重組領域,今年以來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市公司披露資產重組超140單,是去年同期的2倍。市場人士預期,隨著《關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市場改革的意見》和修訂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等政策措施進一步落實,下半年A股并購重組市場活躍度將持續提升,更多具有標桿意義的并購重組案例有望不斷涌現。

    ??券商上半年股份回購金額同比增超10倍

    進入2025年,包括上市券商在內的A股上市公司回購股份熱情不減。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有7家上市券商回購股份,回購金額合計20.28億元(不含交易費用,下同),同比大增1058.86%。從部分券商發布的新一年度“提質增效重回報”行動方案看,加強現金分紅預期、研究制定公司市值管理制度并規范公司市值管理行為受到重視。就板塊投資而言,龍頭券商、牌照豐富且變現能力較強的券商投資機會值得重視。

    ??私募調研聚焦小盤成長風格 預判結構性行情主導市場

    隨著近期A股市場震蕩上行,私募機構的調研圖譜清晰折射出對結構性機會的深度挖掘。第三方機構最新監測數據顯示,6月份私募機構調研A股上市公司頻次高達1769次,751家私募機構調研涉足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的387只個股。其中,電子、醫藥生物、機械設備三大行業成為“調研主陣地”,而小市值成長股更成為機構扎堆調研的對象。

    上海證券報

    ??證監會:始終把維護市場穩定作為監管工作首要任務 以“兩創板”改革為抓手 深入推進新一輪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

    據中國證監會7月2日消息,證監會黨委近日召開擴大會議,深入學習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間的金融論述與實踐啟示,研究部署資本市場貫徹落實具體舉措。會議提出持續優化股債融資、并購重組等資本市場機制安排,促進要素向最有潛力的領域高效集聚;深入推進以“兩創板”改革為抓手的新一輪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持續提升A股市場吸引力、競爭力;始終把維護市場穩定作為監管工作首要任務,推動健全常態化穩市機制安排。

    ??公募今年分紅金額已超1200億元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已有逾千只基金進行分紅,累計金額超過1200億元,同比大增38%。其中,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單次分紅高達83.94億元,創下境內ETF有史以來最高單次分紅紀錄。此外,隨著業績回暖,越來越多績優主動權益類基金加入分紅大軍。

    ??深??萍既肓形磥懋a業 多家公司“劇透”業務布局和進展

    7月1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指出,“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強化海洋戰略科技力量,培育發展海洋科技領軍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記者關注到,今年以來,國家深入推進海洋強國戰略,圍繞海洋經濟發展的政策頻出?!吧詈?萍肌背蔀楦哳l熱詞的同時,投資者對產業鏈公司布局情況的關注度也持續升溫,多家上市公司通過互動平臺或機構調研等方式,回應在深??萍碱I域的戰略布局和最新進展。

    證券時報

    ??多個行業啟動去產能 更多“反內卷”舉措有望落地

    7月2日,A股市場鋼鐵、光伏等板塊掀起漲停潮。市場情緒提振的背后,是各行各業吹起的“反內卷”號角。伴隨著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直指“內卷式”競爭治理,強調“推動落后產能有序退出”,新一輪的行業“反內卷”、去產能行動大幕開啟,光伏、鋼鐵、水泥行業已迅速開展減產工作。

    ??首批10只科創債ETF獲批 硬科技賽道迎來生力軍

    7月2日,記者從業內獲悉,首批10只科創債ETF正式獲批,我國ETF市場再添生力軍,迎來硬科技賽道產品。其中,易方達基金、廣發基金、華夏基金、鵬華基金、博時基金、招商基金等6家公募上報的是在上交所上市的科創債ETF,南方基金、富國基金、景順長城基金、嘉實基金等4家公募上報的是在深交所上市的科創債ETF。科創債ETF落地,標志著我國債券市場“科技板”建設取得實質性突破,為投資者參與科技創新領域投資提供了新工具。

    ??ETF交出“中考”成績單:總規模達4.31萬億元 增長超15%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ETF總規模突破4萬億元大關,達到4.31萬億元,與去年年底相比增長了15.57%,其中增長幅度最大的是債券型ETF,年內規模增長120.71%,達到3839.76億元。寬基ETF環比增幅2%,截至今年上半年末的最新規模為2.23萬億元,依然占到ETF總規模的半壁江山。 從單只產品的情況來看,上半年共有18只ETF規模增長超過百億元,其中7只為股票型ETF,且這些產品主要以滬深300ETF等寬基產品、機器人ETF等行業主題產品為主。 另外,上半年有16家基金公司旗下的ETF新增總規模超過百億元,其中華夏基金新增931.70億元,目前以7513.36億元的ETF管理規模,排在所有基金管理人之首,ETF市場馬太效應越發明顯。

    證券日報

    ??數據要素價值進一步激活 上市公司多維度探索“點數成金”

    2025年上半年,數據要素價值化趨勢進一步凸顯,越來越多的數據被轉化為高價值資產。同時,金融市場創新為數據資產開辟了多元融資渠道,更好地幫助相關企業“點數成金”。展望未來,接受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隨著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的不斷完善,數據要素價值釋放進程將進一步加速。從技術標準統一到跨行業數據流通體系構建,再到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的強化,數據要素市場有望在規范化發展中釋放更大價值,成為驅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

    ??下半年險資投資展望:加倉A股權益資產 加碼全球資產配置

    在市場利率中樞持續下行背景下,今年下半年險資機構的投資策略不僅備受市場關注,也對其資產負債匹配狀態有重要影響。受訪的業內人士認為,截至一季度末,險資大類資產配置呈現“債券壓艙、權益提升”的特征,結合政策導向、市場環境及險資特性來看,預計下半年險資配置趨勢將呈現“固收為主、權益擴容、另類多元”的趨勢。

    ??上半年汽車行業生態加速重塑 自主品牌市占率再創新高

    2025年上半年,中國汽車市場在政策引導、技術革新與企業戰略調整的多重作用下,呈現出“總量攀升、結構優化、動能轉換”的鮮明特征。從銷量數據看,主流車企均實現同比增長,新能源汽車持續領跑,自主品牌市占率再創新高;從發展質態看,經歷年初價格戰后,行業在政策調控下轉向技術競爭,智能化與全球化成為核心關鍵詞。這場由新能源主導的產業變革,正推動中國汽車市場加速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

    編輯:羅浩

    聲明:新華財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

    新華財經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傳播矩陣
    '); }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