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調查】“第四代住宅”扎堆入市 兩大難題還需化解
多位受訪房企負責人表示,各地都在探索推進,但是國家層面針對“第四代住宅”尚未出臺明確定義以及統一的技術規范。什么是“第四代住宅”?交房時應符合哪些條件?這兩個問題沒有明確答案,直接導致“第四代住宅”商業模式模糊。
新華財經鄭州7月1日電(記者李文哲、高婷、吳慧珺) 得房率輕松超過100%、多層建筑也能住出“別墅感”……記者日前走訪北京、廣州、鄭州、合肥等多地“第四代住宅”項目了解到,憑借強大的產品實力,這類新型住宅呈現高實得率、高溢價、高流速的特點。
然而站在風口,也有房企感到困惑:一是國家層面針對“第四代住宅”尚未出臺明確定義以及統一的技術規范,各地探索各有千秋;二是建維成本顯著提升,商業模式尚不清晰。
專家表示,“第四代住宅”契合了改善型購房者追求高品質住宅的需求,順應了“好房子”建設所釋放的巨大消費潛力,落地仍需不斷完善制度設計,細化指導標準,建議采用多種手段引導房企產品迭代升級。
市場新寵:“好房子”建設加速“第四代住宅”落地
走進位于鄭州市主城三環內的招商嵩雲序小區,樹宅相守的景觀讓人心曠神怡。招商蛇口(鄭州)置業有限公司營銷負責人孫碩向記者介紹,小區容積率僅2.99,綠化率高達35%,6月22日首推房源212套,成功去化196套。
記者踏入樣板間看到,區別于普通住宅陽臺,該住宅采用了南北雙露臺設計,并通過樓板降層30厘米設計,對花池做了下沉,覆土后與室內同高,如同一個空中花園。
“業主可在這里打造專屬綠植天地,或者休閑娛樂,比如約朋友喝茶、做瑜伽等?!睂O碩表示,這種設計滿足了消費者對庭院生活的向往,憑借飄窗、入戶門廳等贈送面積,項目最高得房率可達到115%。
不止是在鄭州,多地“第四代住宅”呈現出高實得率、高溢價、高流速。興業證券今年4月發布的研報數據顯示,2024年以來,全國核心15城40個“第四代住宅”項目相對周邊在售房源(1公里以內新房)平均溢價幅度在16%左右,平均首開去化率為43%,而克而瑞統計核心城市2024年以來平均去化率在25%至42%之間。
作為合肥市首個“第四代住宅”項目,高速壹品森境首推30套房源吸引70組凍資。安徽省高速地產集團合肥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首推房源成交總價在600萬至800萬元,每平方米均價3.3萬元,項目后期每月將保持一定去化節奏。
中指研究院指數研究部總經理曹晶晶表示,“第四代住宅”通過空中庭院、挑高露臺等設計,打破了傳統住宅封閉戶型的局限,增加了公共戶外生活空間,契合了高端改善群體“個性化、生態化”的住房需求,也推動了房企產品迭代進程。
事實上,“第四代住宅”的建設實踐并非“新鮮事”。早在2018年前后,位于成都新都區的“七一城市森林花園”一經亮相便引發業內關注,因從陽臺延伸出的大面積露臺堪比“空中花園”,成為當地的網紅建筑。
受訪業內人士表示,2024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提出建設“好房子”以來,多地更新了住宅設計技術標準,共同趨勢為放寬層高、優化容積率計算方式、鼓勵開放式立體陽臺等,助推了“第四代住宅”建設熱潮。
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認為,“第四代住宅”是開發商層面應對業內競爭的產品,而不是政府主導的硬性指標,不過政府在建筑設計標準上的調整,比如不計容面積占比提升,陽臺、飄窗可一半計容等,客觀上助推了“第四代住宅”。
風口之惑:標準缺失與模式模糊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介紹,目前全國至少有30個城市積極探索“第四代住宅”項目,涉及政策制定或項目開發營銷等。
“結合近兩年各地官方的表述,‘第四代住宅’的官方用語為‘立體生態住宅’,指將綠色生態理念融入城市建筑,通過設置戶屬空中花園和公共綠化平臺等立體綠化措施,將空中花園與現代建筑相結合,建筑材料和建造方式符合綠色建筑理念的高品質住宅?!眹儡S進說。
盡管多地“第四代住宅”項目火爆,部分房企對這一新居住模式持謹慎態度?!拔覀儠谛马椖吭O計中汲取‘第四代住宅’高得房率、高綠化率等產品優勢,但不會將這些作為賣點?!碧旖蚴幸患曳科鬆I銷負責人說。
在寧夏銀川市,一規劃為“第四代住宅”的項目拿地近2年至今未開盤銷售,項目一期5棟住宅樓已全部封頂。項目負責人坦言,企業資金充裕,不著急跟風,打算先把項目打磨好了再開盤。
多位受訪房企負責人表示,各地都在探索推進,但是國家層面針對“第四代住宅”尚未出臺明確定義以及統一的技術規范。什么是“第四代住宅”?交房時應符合哪些條件?這兩個問題沒有明確答案,直接導致“第四代住宅”商業模式模糊。
據明源地產研究院分析,開發商不敢嘗試的原因之一是算不過來賬。相比普通住宅,“第四代住宅”成本會增加650-800元/平方米,除差異化設計、綠化覆土和排水施工帶來成本增加外,還有些地方要求試點項目要采用裝配式建筑等綠色建造方式,以及節能技術、智能化系統等應用。
前述銀川項目負責人介紹,“第四代住宅”層高高、混凝土標號高、鋼筋用量高,建設成本比普通住宅至少高30%。在當前市場狀態下,項目未開盤也是對這類總價高、面積較大的產品在三四線城市的接受度存在擔憂。
有“第四代住宅”項目負責人表示,憑借高溢價和快流速,基本上6個月項目現金流就回正了,可抵消成本壓力。但也有業內人士指出,購房者青睞“第四代住宅”更多看中的是高得房率,其大露臺、陽臺景觀設計在各地推廣的難度較大。
一名建筑業內部人士稱,隨著建筑規范松綁,普通住宅同樣可以實現高得房率。相比之下,很多地方對“第四代住宅”的大陽臺和空中花園有著嚴格的建設標準,特別是在開敞率和綠化率等核心指標方面均有剛性要求,反而成為掣肘。
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購房者普遍擔憂空中花園需定期澆水、修剪綠植及防蚊蟲,部分“第四代住宅”物業費比普通住宅高30%到40%。此外,錯層設計可能導致上下層住戶通過露臺對視或攀爬,隱私性差且存在盜竊風險。
北方冬季低溫導致綠植難以存活,開放式露臺易積雪積沙,清潔負擔重;南方暴雨臺風天氣則加劇積水、返潮問題,尤其夏季易滋生蚊蟲……受地區氣候條件影響,個別“第四代住宅”項目入住后,還出現了業主封窗、違規搭建的情況。
專家建議:多種手段引導房企產品迭代升級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推動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5月1日,國家標準《住宅項目規范》正式實施,作為強制性工程建設規范,對住宅項目的規模、布局、功能、性能和關鍵技術措施等五大要素提出更高要求,進一步引導各地“好房子”實踐。
克而瑞數據顯示,6月重點城市剛需、改善、高端占比結構為34%、55%和12%,呈現改善為主、剛需為輔的供應結構。這也顯示出,當前新房市場中近七成項目在主打改善與高端定位。
政策市場雙輪驅動下,曹晶晶認為,“第四代住宅”作為“好房子”或高品質住宅的一種重要類型,仍需根據南北方城市發展、環境氣候、文化習俗等差異出臺一些區域適應性政策,既要符合國家標準規范安全與生態底線,又要通過彈性政策釋放地方創新空間。
“由于‘第四代住宅’對房企在建筑結構安全、節能技術、后期運維體系等環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房企建安成本,對于符合要求的項目,應進一步提升金融支持力度?!辈芫Ьдf。
談及未來發展,孫碩等還建議,進一步優化相關政策,為優質項目和企業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鼓勵更多房企積極探索創新,推出更多滿足居民多樣化改善性住房需求的產品。
嚴躍進表示,“第四代住宅”的驗房制度標準亟待建立,這不僅能夠打破房產商在售賣過程中“自賣自夸”式的售樓陷阱,也為未來“第四代住宅”的行業標準做出具體規定,防止購房者入住后因房屋的設計和結構問題產生種種困擾。
“未來住宅的發展將呈現多元化方向,帶有大型露臺的高層建筑僅是其中一種發展形式?!卑不帐》康禺a協會副秘書長郭紅兵認為,未來住宅必然朝著更綠色、更智慧的方向邁進,但綠色并不單純等同于設置露臺并種植花草,還可借助光伏技術等應用,降低整棟建筑的碳排放,使其更加節能、環保。(參與調研:衛韋華、談瑞、蘇醒、李亭)
?
編輯:吳鄭思
?
聲明:新華財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