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指數均創年內新高 資金面再迎利好引燃A股
A股三大指數7月22日全天震蕩走高,三大指數均創出年內新高。個股方面,全市場超2500只個股上漲,連續第二日超100只個股漲停。從資金面來看,再迎重磅利好。
新華財經北京7月22日電(胡晨曦)A股三大指數7月22日全天震蕩走高,三大指數均創出年內新高。截至收盤,滬指報3581.86點,漲幅0.62%,成交8406億元;深證成指報11099.83點,漲幅0.84%,成交10525億元;創業板指報2310.86點,漲幅0.61%,成交4813億元。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1.89萬億,較上個交易日放量1931億。
行業板塊漲多跌少,工程機械、煤炭行業、水泥建材、鋼鐵行業、工程咨詢服務、工程建設、能源金屬、貴金屬板塊漲幅居前,包裝材料、游戲、銀行板塊跌幅居前。
個股方面,全市場超2500只個股上漲,連續第二日超100只個股漲停。超級水電概念股持續爆發,中國能建、中國電建、中國交建等多股漲停;煤炭板塊午后大漲,潞安環能、晉控煤業、山煤國際等漲停。下跌方面,算力方向展開調整,優刻得等跌超5%。
A股資金面再迎利好
從資金面來看,再迎重磅利好。
據報道,下一步,人社部將穩步推進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等改革。協同相關部門推進落實個人養老金政策措施。做好養老金調整工作,及時足額發放社保待遇。持續加大基金監管力度。持續推進社會保險基金管理鞏固提升行動。優化完善社會保險基金監管系統,指導地方利用系統常態化開展數據篩查。持續推動擴大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托投資規模。研究進一步規范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信息報告和信息披露制度。
縱觀過去一年,中長期資金入市腳步不停,A股市場流動性顯著改善。
中央金融辦、證監會于2024年9月26日印發的《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導意見》和中央金融辦等6部門于2025年1月22日印發的《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明確提及建立健全商業保險資金、各類養老金等中長期資金的三年以上長周期考核機制;財政部于7月11日印發《關于引導保險資金長期穩健投資進一步加強國有商業保險公司長周期考核的通知》,要求自2025年度績效評價工作起參照執行。業內人士表示,《通知》出臺后,A股市場有望迎來一系列積極的變化。未來兩至三年內,險資在A股的配置比例有望從當前約11%穩步上升至15%甚至更高;三至五年內,險資對A股的年均凈增配規??蛇_3000億至5000億元,配置結構也將由“防御型”為主,逐步拓展至“攻守兼備”。
對于A股持續走強,中金公司發布研報稱,近期宏觀基本面沒有明顯催化,A股市場明顯走強,需要重視從資金面視角理解市場,并總結出A股資金面正在發生的五大重要變化:變化一:貨幣秩序重構引發資產變局,人民幣資產相對受益;變化二:A股投資者結構中,個人投資者占比階段性提升;變化三:居民儲蓄存款增長疊加“資產荒”,股市的相對吸引力提升;變化四:A股資金面籌碼結構改善,賺錢效應提升,資金面開始進入正向循環;變化五:較多機構投資者的A股倉位處于歷史低位,可能成為潛在多頭。
展望后市 多家機構持樂觀態度 外資關注度持續提升
從投資者情緒來看,市場的風險偏好也明顯提升。
昨天(7月21日),A股融資余額大增超150億元,增量創3月6日以來新高。截至7月21日,上交所融資余額報9596.09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74.17億元;深交所融資余額報9388.76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78.24億元;北交所融資余額報60.81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1.58億元;A股合計融資余額19045.66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153.98億元。
近期A股偏強運行,且啞鈴型風格向大盤成長切換的跡象初現。華泰證券分析有三點原因:第一,多數“反內卷”行業估值籌碼雙低,漲價驅動補漲,有助于維持市場熱度。中期,“反內卷”夯實ROE筑底回升預期,有利于投資者看長做短。第二,中報預告驗證重點行業景氣線索,支持風格短期切換,持續性待觀察。第三,6月金融數據偏強,改善A股中期盈利預期。展望后市,高位拉鋸,局部活躍或是基準情形。
展望后市,中信建投表示,近期市場熱議“高切低”,當前A股市場結構性分化加深,宏觀結構分化,加之海外邊際壓力仍存,或將支撐分化結構持續,因此預期“高切低”難以破局,新賽道仍為勝負手。此外,半年報預告亦呈現結構分化態勢,新賽道多預喜與傳統賽道疲軟形成對比。行情方面,指數震蕩上行趨勢未改,新賽道釋放較強資金承接力,助推行情“上臺階”,若有短期調整,則是布局時機。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外資機構近期密集發布2025年中期投資策略報告。富達國際、景順、瑞銀等知名機構的研判一致顯示,全球資金配置格局正在重新洗牌。當前中國股票估值處于歷史低位。從投資方向來看,科技板塊成為外資機構關注的焦點,消費板塊同樣備受青睞。
具體來看,景順亞洲(日本除外)首席執行官Martin Franc表示:“市場逐漸形成共識,中國蘊藏著獨特且具有吸引力的機會,尤其是圍繞中國不斷發展的科技生態系統的相關機會?!必惾R德基金首席權益投資官神玉飛指出,綜合來看,無論是宏觀環境,還是企業盈利,中國市場都發生了顯著變化,“我們沒有理由不對下半年A股的表現保持期待?!?/p>
當下,外資持股比例仍不高,這也為國際投資者提供了配置空間。隨著盈利拐點早期跡象的出現,國際投資者興趣升溫可能成為推動市場進一步上漲的催化劑。中國企業越來越注重成本管控,通過派息和回購提升股東回報的做法也增強了投資吸引力。市場交投活躍度持續提升。ETF互聯互通機制為境外投資者參與中國市場提供了便利渠道。外資配置中國資產的方式更加多元化,投資便利性不斷改善。
編輯:羅浩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