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5eon9"></p>
  • <acronym id="5eon9"></acronym>
  • 首頁 > 要聞 > 正文

    央地協同施策 信貸資金聚焦銀發經濟產業鏈

    經濟參考報|2025年07月16日
    閱讀量:

    中國老齡化進程加快,預計2035年60歲以上人口將突破4億,銀發經濟規模有望達到30萬億元。在央地協同施策的引導下,金融機構持續加大養老金融供給力度,信貸資金加速向銀發經濟產業鏈聚集。

    新華財經北京7月16日電 今年以來,從部委到地方一系列聚焦養老金融、支持銀發經濟發展的政策密集出臺,鼓勵金融機構創新產品與服務,加大對銀發經濟產業鏈的信貸支持。

    7月14日,東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發布《東莞市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方案提出,鼓勵金融機構積極提供適合普惠性養老托育機構項目資金需求特點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做好養老金融大文章,為銀發經濟科技型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

    7月初,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等10部門聯合印發《上海養老金融服務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工作方案》,其中指出,要加大養老金融供給力度,拓寬銀發經濟融資渠道,擴大銀發經濟經營主體和產業集群發展的信貸投放,加大銀發經濟直接融資支持力度,拓展多元化資金來源渠道。

    5月初,廣州市委金融辦聯合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廣東金融監管局等部門印發《廣州市關于促進養老金融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該文件提出,加大養老產業發展融資支持。鼓勵銀行機構加大對老年用品和服務供給、養老基礎設施建設、適老化改造和智慧養老設備研發制造等信貸支持。鼓勵銀行機構合理確定貸款期限,更加精準有效地支持銀發經濟經營主體的合理融資需求。在風險可控前提下,探索銀發經濟全產業鏈融資支持模式。

    部委層面,金融監管總局3月底印發的《銀行業保險業養老金融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明確表示,加大銀發經濟領域信貸供給。支持銀行機構合理確定貸款期限,科學運用循環貸款、年審制貸款、分期還本付息等產品和服務,更加精準、有效地支持銀發經濟經營主體的合理融資需求。鼓勵銀行機構積極探索引入政府融資擔保機制,有序擴大信貸供給,通過提供專屬產品、開辟綠色通道等方式,支持適老化改造、智慧養老設備研發制造,以及利用閑置存量場所改建養老服務設施等領域發展。5月9日,央行印發《關于設立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有關事宜的通知》,激勵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服務消費重點領域和養老產業的金融支持。

    在稍早前舉行的2025陸家嘴論壇開幕式上,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云澤表示,銀發經濟方興未艾,養老金融大有可為。中國老齡化進程加快,預計2035年60歲以上人口將突破4億,銀發經濟規模有望達到30萬億元。

    在央地協同施策的引導下,金融機構持續加大養老金融供給力度,信貸資金加速向銀發經濟產業鏈聚集。

    記者從郵儲銀行了解到,近期,郵儲銀行浙江省分行成功牽頭落地溫州市49.72億元康養銀團項目,為今年該行系統內單筆最大養老貸款。據介紹,該項目計劃建設、改造有老年病醫院、老年人服務中心、長者公寓及醫養結合體驗館,各類型床位合計超8000張。同時,郵儲銀行江蘇、安徽、湖北等分行也通過深化政銀企合作,打造了多個具有示范效應的優質項目,涵蓋改造升級、盤活存量資產、新建康養社區等多種模式,助力打造多層次、多元化、高品質的特色養老服務體系。

    湘財證券分析師郭怡萍表示,隨著銀發經濟金融支持加強,信貸增量將聚焦銀發經濟產業鏈,財富管理主要依托第三支柱擴容,掌握客群入口、具備業務適老化改造能力的銀行將贏得市場機遇。

    ?

    編輯:尹楊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

    傳播矩陣
    '); }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