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首份2025年中報出爐 中鹽化工實現營收近60億元
7月14日晚間,中鹽化工公布了2025年半年度報告。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9.98億元,同比下降5.76%。據了解,中鹽化工是A股首家披露2025年中報的公司。
新華財經北京7月15日電 7月14日晚間,中鹽化工公布了2025年半年度報告。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9.98億元,同比下降5.76%。據了解,中鹽化工是A股首家披露2025年中報的公司。
此外,2025年上半年中鹽化工還獲得了“國內發現儲量最大的天然堿資源”奈曼旗大沁他拉天然堿礦的采礦權。
主營產品價格同比大幅下降
半年度報告顯示,2025年上半年,中鹽化工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271.55萬元,同比下降88.0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4050.54萬元,同比下降90.27%。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2.75億元,同比增長17.13%。
2025年上半年,中鹽化工營業收入同比下降5.76%,主要原因是本期純堿、聚氯乙烯、糊樹脂(糊狀聚氯乙烯樹脂)等主營產品市場競爭加劇,價格同比大幅下降,但受上年同期純堿產能釋放不足影響,銷量同比增長38.82%,形成價跌量升局面。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較上年同期上升17.13%,主要原因是銷售商品現金流入增加。
翻閱財報,公司上半年期間費用為4.43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61億元;期間費用率為7.38%,較上年同期下降2.10個百分點。其中,銷售費用同比增長9.91%,管理費用同比減少23.50%,研發費用同比減少49.07%,財務費用同比減少1.36%。
股東戶數變化方面,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股東總戶數為7.40萬戶,較一季度末下降了3217戶,降幅4.16%;戶均持股市值由一季度末的14.04萬元增加至15.15萬元,增幅為7.91%。
二級市場上,截至7月14日收盤,中鹽化工股價報8.06元/股,上漲1.90%,總市值118.2億元。以7月14日收盤價計算,中鹽化工目前市盈率(TTM)約為24.63倍,市凈率(LF)約為0.97倍,市銷率(TTM)約為0.91倍。
68.09億元獲得國內最大天然堿礦
2025年上半年,中鹽化工還獲得了“國內發現儲量最大的天然堿資源”奈曼旗大沁他拉天然堿礦的采礦權。
資料顯示,中鹽堿業成立于2025年3月,由中鹽化工與太湖投資共同設立,旨在獲取內蒙古通遼地區天然堿采礦權,其中太湖投資出資2040萬元,占股51%;中鹽化工出資1960萬元,占股49%。彼時,中鹽化工表示,雙方的此次合作,實現了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和風險共擔。
公開信息顯示,中鹽堿業參與競拍的天然堿采礦權現為國內發現儲量最大的天然堿資源,礦物量達14.47億噸,含鹽量≤9.54%的資源量為5.21億噸,共伴生天然堿礦物量達9.26億噸。其采礦權出讓區塊面積為28.85平方公里,從開采許可證有效期開始之日起計算,出讓期限30年。
6月17日,中鹽堿業以68.09億元競得該天然堿采礦權。但僅兩天后,太湖投資便提出減資退出。根據公告,減資退出實施后,中鹽化工將持有中鹽堿業100%的股權,納入公司合并報表范圍,后續關于天然堿資源相關投資也將由中鹽化工全資子公司完成。而按照原有計劃,在天然堿資源獲取成功后,將根據開發建設天然堿及鹽、油氣資源建設開發項目資金需要,雙方股東按股權比例對合資公司增資。
對于此番變動,中鹽化工表示,中鹽堿業本次競拍天然堿采礦權資金68.09億元,后續開發建設天然堿項目預計投資規模較大,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資產負債率為28.65%,雖然處于行業較低水平,具備較強的中長期償債能力,但仍需警惕資產負債率上升給公司未來生產經營帶來壓力的風險。
對于下半年工作,中鹽化工表示,純堿產品優化“期現結合”營銷模式,提升增銷創效綜合能力;燒堿產品實現單產品收益最大化;聚氯乙烯產品持續深耕軟制品市場,拓展噸包銷量與市場份額,圍繞差異化銷售,加大區域及客戶結構調整力度;糊樹脂產品持續以“樹品牌提品質優品種”的“三品”營銷策略為引領提銷量、增效益等。
?
編輯:王媛媛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