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5eon9"></p>
  • <acronym id="5eon9"></acronym>
  • 首頁 > 要聞 > 正文

    【新華解讀】二季度全球央行貨幣政策觀察:于關稅風暴中進退維谷 在謹慎觀望中克制寬松

    新華財經|2025年07月14日
    閱讀量:

    業內人士預計,全球經濟下行風險提高,但需求轉弱可能緩解通脹壓力,多國央行或在謹慎中延續寬松政策,其中美聯儲和歐洲央行的降息窗口已延至9月,英國央行季內仍有25個基點的下調空間,日本央行則可能不會加息。

    暫無

    新華財經北京7月14日電(記者翟卓)2025年第二季度,美國關稅政策反復無常,海外地緣沖突不斷上演,外部風險成為外匯市場的主要擾動因素,全球央行繼續秉承謹慎心態,避免過多預設利率路徑,最終多國依據經濟數據和形勢指引延續寬松周期。

    期間美聯儲抗住美國總統壓力保持克制,歐英央行相繼降息應對外貿變局,日本央行利率持穩并放緩縮減購債。俄羅斯、墨西哥、印度、南非等多家新興市場央行亦降息以提振經濟,不過因高度警惕通脹巴西和土耳其央行意外上演大幅加息。

    展望第三季度,業內人士預計,全球經濟下行風險提高,但需求轉弱可能緩解通脹壓力,多國央行或在謹慎中延續寬松政策,其中美聯儲和歐洲央行的降息窗口已延至9月,英國央行季內仍有25個基點的下調空間,日本央行則可能不會加息。

    直擊關稅眾生相:美日克制觀望 歐英相繼降息

    第二季度,主要發達經濟體央行貨幣政策略有分化,但決策基本符合預期。

    如在關稅對通脹影響尚不明朗的背景下,縱使美國總統特朗普不斷施壓,美聯儲仍然連續兩次“按兵不動”,將聯邦基金利率維持在4.25%-4.50%區間。這一決定不僅反映了其對美國經濟現狀的謹慎評估,也透露出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深度擔憂。

    期間特朗普多次對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達不滿并揚言要將其解雇,認為其設定的利率至少偏高3個百分點。雖然鮑威爾似乎不為所動堅持關注通脹,但美元指數也確因市場對美聯儲獨立性和美財政赤字擔憂等而接連下挫,二季度內累計跌超7%。

    369522765533081601.png

    與美聯儲的謹慎相似,同樣保持觀望的還有日本、加拿大和以色列央行,分別將基準利率維持在0.5%、2.75%和4.5%的水平。

    在6月17日的議息會議后,日本央行連續第三次宣布維持政策利率不變,同時放緩削減購債步伐以應對國債市場的劇烈波動。日本央行官員表示,將依據最新經濟數據,持續評估對通脹和經濟的影響,短期內仍無法做出加息決定。

    分析認為,面對日益復雜的多重約束,日本央行的貨幣政策正?;M程陷入兩難困境。如在5月,該國核心CPI經歷“45連漲”后已同比升至3.7%,持續高企的通脹對其形成了加息壓力;但若持續維持“偏鷹”態度,則可能加劇財政壓力。

    不過同期,也有更多央行在國家通脹得到一定控制后繼續降息以提振經濟,其中新西蘭央行和歐洲央行的降幅較大,均達50個基點,而且前者在近八個月內已經連降5次降息,目前該國基準利率報3.25%,為2022年10月以來最低水平。

    歐洲央行方面,在4月17日和6月5日,該行連續兩次將三大關鍵利率下調25個基點,也是自去年6月以來的第七次、第八次降息,均符合市場普遍預期。

    降息的直接動因為通脹壓力顯著緩解,根據彼時發布的數據,5月份歐元區年通脹率已降至1.9%,為一年多來首次低于央行2%的中期目標。與此同時,美國關稅政策正在對歐元區經濟產生直接的負面沖擊,降息可以進一步降低歐元區借貸成本以刺激經濟增長,不過面臨越來越多的不確定性,其經濟前景似乎仍然堪憂。

    同樣由于擔心美國關稅政策會沖擊全球經濟,英國央行先是于5月8日在左右為難中小幅降息25個基點,隨后又于6月19日暫停降息,維持利率在4.25%不變。

    一方面,該國的通脹狀況和未來發展趨勢其實并不太支持降息,如近期英國的通脹不僅始終高于央行設定的2%目標水平,還因為地區沖突加劇或將沖擊國際供應鏈的穩定而呈現進一步上行趨勢。另一方面,現階段英國經濟增長明顯乏力。在新財年開始的4月,受美國關稅政策等因素拖累,英國經濟環比萎縮0.3%。

    另據新華財經不完全統計,二季度內同樣降息了25個基點的還有澳大利亞、韓國、瑞典及瑞士央行,截至6月末其基準利率分別報3.85%、2.50%、2.00%、0.00%。

    新興市場面面觀:俄迎近三年首降 巴西意外加息

    第二季度,為應對疲弱的經濟增長或持續高企的通脹,從降息100個基點到加息350個基點,新興市場的貨幣政策路徑分化更為明顯。

    首先在降息國家中,二季度俄羅斯央行及墨西哥央行的降幅居前,均將基準利率下調100個基點,印度央行次之,分兩次合計降息75個基點,而南非、印尼、秘魯及泰國央行則均小幅降息25個基點。

    369522767361798145.png

    如在6月6日,俄羅斯央行進行了時隔近3年來的首次降息,且降幅超出市場普遍預期,將基準利率從20年來的高點21%下調至20%,背后的主要原因是該國通脹大幅回落,同時經濟增速也在放緩。

    根據俄央行數據,該國經季節調整的年化通脹率已由3月的7%降至4月的6.2%。而據復興資本估計,5月該指標將回落至4%的目標水平。另有跡象顯示,在高利率壓力下,該國不少企業運行陷入困境。不過盡管如此,受益于資本管制、政策緊縮以及美元貶值,俄羅斯盧布仍是年內迄今全球表現最好的貨幣之一。

    其次在持穩國家中,阿根廷、沙特、智利、越南及馬來西亞央行分別將基準利率維持在29%、5%、5%、4.5%及3%的水平。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馬來西亞央行雖未降息,但在5月8日宣布將降準1個百分點,自5月16日起該國法定準備金率(SRR)由2%下調至1%,旨在確保金融系統保持充足的流動性,有助于銀行在面對市場波動環境下更加靈活管理流動性,預計此次調整可向銀行系統釋放約190億林吉特(近45億美元)的流動性。

    最后在加息國家中,土耳其央行及巴西央行的行動均較讓人意外,其中前者在4月份一次性加息350個基點,后者則是在5月、6月分兩次合計加息75個基點。

    如在4月17日,土耳其央行宣布將政策利率(一周回購拍賣利率)從42.5%上調至46%,結束了短暫的寬松周期。土耳其央行當天指出,雖然該國3月通脹有所緩解(CPI同比漲38.1%),但由于近期金融市場波動,預計4月將小幅上升。

    多年來,土耳其一直在努力應對高通脹。受通脹形勢階段性改善影響,于去年12月開始轉向寬松。今年3月,土耳其央行才將基準利率下調250個基點至42.5%。

    而在6月18日,巴西央行將基準貸款利率(Selic)上調25個基點至15.00%,而此前多數經濟學家曾預測其將維持在14.75%不變,這也是該行自去年9月以來的連續第七次加息,升幅累計達到450個基點。此舉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盡管本輪加息周期可能已經接近尾聲,但巴西央行仍對通脹風險保持高度警惕。

    5月,巴西食品和能源價格持續上漲,衡量通脹水平的廣義CPI在過去12個月累計上漲5.32%,遠高于該行設定的3%中值、上下浮動1.5個百分點目標區間。

    三季度延續觀望:不確定性加劇 多家央行按下暫停鍵

    步入第三季度,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加劇,與關稅相關的政策調整及博弈將帶來更多挑戰,但需求轉弱可能在一定程度緩解全球通脹壓力,多國央行或在謹慎中延續寬松政策,但降息節奏或也有所放緩。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7月13日已有多家央行陸續宣布最新決議,其中澳大利亞、新西蘭以及韓國央行在此前多次降息后均宣布按下“暫停鍵”,將現行利率維持在3.85%、3.25%、2.5%不變;馬來西亞央行則進行了五年來的首次降息。

    如在7月8日,澳大利亞央行宣布維持利率不變,稱可以多花一點時間來評估經濟前景,此舉令金融市場感到意外,因市場此前預計其將進行年內第三次降息25個基點。該國央行表示,可以等待更多信息,以確認通脹率仍有望在可持續的基礎上達到2.5%。不過市場仍然預計,年內該行或將繼續降息,至年底政策利率將接近3%。

    7月9日、10日,同樣為等待更多數據和信息,新西蘭央行及韓國央行也相繼宣布暫停降息。但考慮到兩國經濟增長均需更多支持才能真正擺脫衰退或者乏力,市場普遍預期,兩家央行將在8月份恢復降息以支持經濟增長。

    馬來西亞方面,央行于9日宣布降息25個基點,將隔夜政策利率調整到2.75%,也是該國自2020年7月以來的首次降息,基本符合市場預期。該國央行稱,下調利率是先發制人的措施,旨在保持馬來西亞在溫和通脹前景下的穩定增長道路。而就在7月7日,特朗普曾宣布將從8月1日起對馬來西亞征收25%的關稅。

    再往后看,中國銀行研究院預計,美聯儲可能面臨艱難的權衡,需要判斷通脹變化是暫時現象還是更持久趨勢的開端,這促使其采取更加觀望的態度,7月可能繼續維持利率不變,首次降息可能在9月,并在10月再次行動。但其政策調整仍取決于經濟數據表現,若后續經濟指標顯著疲軟,降息預期或進一步升溫。

    歐洲央行方面,鑒于其過去一年內已連續八次降息,通脹也接近2%目標水平,市場對其后續政策走向存在一定分歧,預計7月或大概率先暫停降息,以評估政策效果及內外部風險,隨后于9月或12月再度放松,但也基本接近寬松周期終點。

    中國銀行研究院還提到,當前日本央行的政策路徑已從“主動緊縮”轉向“防御性觀望”,后續將高度依賴數據和經濟環境的動態評估,美國關稅風險、國內通脹形勢等都是其加息決策的關鍵考量因素,年內剩余時間內或不會有加息落地。

    另有受訪人士預計,中期內英國央行將聚焦于將通脹穩定在2%的目標水平。若該國經濟和通脹受到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和勞動力市場疲軟的拖累,英國央行可能恢復降息節奏,不排除在三季度再次降息25個基點,以刺激經濟增長。

    編輯:馬萌偉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

    傳播矩陣
    '); }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