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分析】從代碼生成到信貸風控 AI加速重構金融價值鏈
業內人士認為,多智能體架構成為大模型落地的主要形式,能適配金融復雜業務場景的動態需求,已在信貸業務的效率提升、風險研判及交互智能化方面展現出較大潛力。在AI重構金融價值鏈的進程中,懂業務的技術者與懂技術的業務者,才能贏得“人機共舞”的主導權。
新華財經北京7月2日電(記者閆鵬、沈寅飛)信貸盡調從數月壓縮至2小時、風險預警時效提升80%……這些曾被視為“未來場景”的變革,正在2025年的金融業加速落地。隨著DeepSeek等國產大模型爆發式迭代,AI Agent已不再是實驗室概念,成為驅動效率與創新的核心引擎。
業內人士認為,多智能體架構成為大模型落地的主要形式,能適配金融復雜業務場景的動態需求,已在信貸業務的效率提升、風險研判及交互智能化方面展現出較大潛力。在AI重構金融價值鏈的進程中,懂業務的技術者與懂技術的業務者,才能贏得“人機共舞”的主導權。
AI賦能流程改造勢不可擋
隨著大型語言模型(LLM)能力的指數級躍升與多智能體協作技術的突破性進展,2025年正被全球金融科技界公認為“AI Agent元年”。這股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沖擊著金融行業的每一個角落,推動著從后臺運營到前臺決策的全鏈條智能化革命。
“盡管這一概念已被提及多年,但今年我們真正在行業實踐中感受到了它的落地,無論是身邊的合作案例、自身團隊的探索,還是競爭對手的動態,都印證了Agent技術已從概念走向實操?!監penCSG聯合創始人、CTO王偉說。
“AIGC推動金融行業軟件研發工藝升級是必然趨勢,這一變化將體現在研發工序和管理流程的革新上?!?a href="http://www.bestfirsthomes.com/quote/stockdetail/index.html?code=000555.SZ&codeName=神州信息&type=5&crumb=股票,神州信息&announ=l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3875B0;">神州信息金融產品技術部技術總監溫濤表示,傳統金融軟件研發采用瀑布式線性模式,而AI正驅動其向AI增強式、敏捷式研發轉型,形成從需求分析、AI輔助設計、輔助編碼到智能化測試的完整閉環體系。
在金融領域,代碼質量直接關乎資金安全,任何漏洞都可能引發重大風險。針對AIGC在B端AI Coding研發中流程長且復雜的問題,神州信息與OpenCSG在2025年上半年合作完成了PoC驗證,重點通過技術手段讓AI Coding Agent理解存量需求文檔、數據源依賴及外部項目架包,從而生成符合業務邏輯的代碼。
“我們持續優化提示詞、上下文及用戶交互體驗,尤其針對程序員常用的IDE工具提升操作效率,以強化敏捷研發模式?!睖貪f,實踐成果超出預期:生成代碼能解決90%以上的問題,雖仍需人工介入質檢,但綜合提效達20%-30%且代碼質量優異。
溫濤認為,AI嵌入研發環節后,無論是質量還是效率都實現了顯著提升。更值得關注的是,AI正驅動組織能力升級。目前,AI仍處于功能增強與輔助階段,未來有望更多介入決策類工作。
“Agent超級智能體作為生成式AI的下一代前沿領域,其普及已是必然趨勢,并將推動AI技術向更智能、更精準的方向發展?!?a href="http://www.bestfirsthomes.com/quote/stockdetail/index.html?code=000555.SZ&codeName=神州信息&type=5&crumb=股票,神州信息&announ=l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3875B0;">神州信息信貸解決方案BU技術總監徐世強說。
AI Agent驅動信貸生態升級
當前,業界正在不斷探索大模型在信貸全流程中的應用點,目前已從模糊認知逐步明確方向,一場由AI Agent引領的智能化革命將徹底重構傳統銀行的運營模式、客戶服務與風險管理體系。
徐世強表示,業內形成兩點共識:一是AI Agent可解決一線客戶經理的效率痛點,尤其是信貸流程中耗時最長的環節;二是大模型在決策中僅能扮演顧問與助手角色,受限于幻覺問題與準確性不足,最終決策仍需依賴人工與專家經驗。
“AI在信貸領域的效率提升、風險研判及交互智能化三大方向均具備顯著的應用潛力?!?a href="http://www.bestfirsthomes.com/quote/stockdetail/index.html?code=000555.SZ&codeName=神州信息&type=5&crumb=股票,神州信息&announ=l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3875B0;">神州信息新動力數字金融研究院AI研發部副總經理吳錢坤介紹,一是在效率提升層面,以客調報告為例,過去需要通過客戶訪談、行業調研、公開數據搜集及內部數據分析等多環節,耗時少則一周、多則數月,而借助AI,僅需2小時即可生成客調報告,人工簡單優化后便能達到中等專家水平,大幅提升工作效率與產出質量。
二是風險研判方面。信貸業務的核心在于風險把控與量化,而大模型在貸前可基于已有的大數據平臺進行評估分析,且能結合行業報道、企業新聞等非結構化數據,實現實時監控、預警與分析,快速生成風險預警報告,為銀行及用戶提供風險提示。
三是交互智能化方面。大模型與大數據結合可實現個性化匹配。過往受限于分析時間、資料及能力,對C端和B端用戶的訴求匹配不夠精準,而依托大模型與海量實時數據,能快速生成個性化信貸方案——不僅考慮客戶當前狀況,還結合其預期發展、過往案例及法律法規進行量身定制,有效提升信貸服務的智能化水平。
在神州信息數據資產交付部總經理張琨看來,不同銀行在AI Agent時代應用策略不同:國有大行憑借充足的成本、人力與規模投入,可搭建一體化智能平臺,覆蓋智能營銷、客服、風控、信貸等場景;股份制銀行聚焦卡類、理財等”短平快”創收業務,可將業務板塊、實體關系融入大模型工作流,通過局域高精數據與智能編排Agent調度體系,實現客戶選型與產品推薦的營銷策略;城商行受限于投入規模,建議通過與廠商聯創,選用開源第三方模型,以”知識庫搭建、智能問答”等提效場景為切入點,逐步向核心業務延伸,結合外部經驗與行業模型實現業務切換與聯合運營。
業務數據治理破局落地瓶頸
當前,以DeepSeek為代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持續賦能銀行等金融相關領域,有望為金融行業數字化轉型提供關鍵助力,但AI幻覺、數據隱私、模型不可解釋性等難題仍擺在面前。
神州信息金融產品部數據產品經理王淑慧表示,傳統自然語言處理(NLP)技術在處理跨制度問答時效果欠佳,而大模型預訓練過程中又存在銀行內部知識缺失的問題。王淑慧認為,可運用知識圖譜技術構建合規知識庫:將法規、法條及相關標簽抽象為實體,建立法規間的上下位、廢止等關聯關系,形成結構化知識網絡。通過這種方式,在檢索時能夠借助標簽關聯提取完整信息并輸入大模型,既能解決跨制度問答的難題,又可依托明確的關系鏈引導大模型推理,從而減少“幻覺”現象,提升回答的完整性與準確性。
金融科技專家、原微軟中國公司CTO黎江認為,大模型可高效生成知識體系,替代傳統手工操作,提升本體構建效率,通過語義網絡與決策結果的反饋機制,將推動模型持續學習,逼近理想決策效果。他類比當年網上銀行部的設立,建議銀行業成立專門的“數據智能”或“人工智能部門”,系統推進智能決策落地。
“AI服務平臺將成為頭部科技公司的下一個戰略重點?!毙焓缽娬J為,底層AI技術復雜且門檻高,而集成化的AI服務平臺可通過多層技術包裝,將復雜操作簡化為“一鍵式”交互,成為客戶的新型基座。該平臺可集成大模型、各類Agent及復雜算法,使客戶無需深入研究技術細節,便能高效調用AI能力,大幅降低使用成本與技術門檻,是未來AI落地的關鍵基礎設施。
“Agent的競爭力不在技術框架,而在業務場景的深度綁定?!崩顟c剛認為,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與神州信息等科技企業合作,整合行業解決方案,將在大模型與數據分析結合的創新中減少試錯成本,加速AIGC在數據分析領域的價值變現。
?
編輯:王媛媛
?
聲明:新華財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