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5eon9"></p>
  • <acronym id="5eon9"></acronym>
  • 首頁 > 要聞 > 正文

    【財經分析】迎峰度夏臨近 煤價上漲空間幾何?

    新華財經|2025年05月24日
    閱讀量:

    隨著氣溫逐漸升高,電廠將開啟“迎峰度夏”備貨周期,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有部分支撐煤價的因素顯現,采購需求或出現階段性放量,但受各環節庫存依舊偏高影響,短期內難以改變市場供需寬松格局。

    c5bbe1bc10144e439cf64c812b127bc6.png

    新華財經太原5月24日電(記者張磊)今年以來,動力煤價格整體呈下降趨勢且波動運行。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連續5個月處于下行或持平態勢。我國煤炭主產區部分煤礦出現市場價格與成本倒掛現象。隨著氣溫逐漸升高,電廠將開啟“迎峰度夏”備貨周期,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有部分支撐煤價的因素顯現,采購需求或出現階段性放量,但受各環節庫存依舊偏高影響,短期內難以改變市場供需寬松格局。

    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數據顯示,4月份,規上工業原煤產量3.9億噸,增速比3月份回落5.8個百分點;日均產量1298萬噸,比3月份減少123萬噸。進入5月,國內煤炭產量增速明顯回落,受煤價持續下跌,煤礦銷售不暢影響,業內人士認為煤炭產量增速還將繼續下降。

    近期坑口煤價弱穩運行,多數煤礦以長協交貨和化工按需采購為主,市場交易活躍度較低。山西長治某煤礦情況,因出貨不暢,重新下調了價格,他們在港口的煤炭庫存偏高;內蒙古鄂爾多斯某煤礦負責人表示,目前需求一般,以長協內部供應為主,庫存壓力不大,現在下游庫存高,感覺煤價漲不起來;陜西榆林某煤礦負責人說,煤礦報價較高,出貨不行,價格還得下跌。

    大同證券分析師認為,年初以來,國內動力煤市場供需格局持續寬松,價格不斷走低, 主要源于供需失衡、高庫存與市場情緒等因素。國內主產區產量穩定,進口煤補充市場,整體供應充足。需求這邊,制造業等經濟指標疲軟而低迷,工業用電恢復慢,下游采購意愿低。

    在整體供需失衡的狀態下,動力煤價格從年初開始便不斷下跌。截至5月20日,秦皇島港5500卡動力煤報價622元/噸,較年內高點已經下降152元/噸。而需求端截至5月15日,納入統計的發電集團燃煤電廠本月累計發電量同比下降0.7%,本年累計發電量同比下降6.8%。燃煤電廠耗煤量本月累計同比下降2.6%,本年累計同比下降6.6%。燃煤電廠煤炭庫存高于去年同期169萬噸,庫存可用天數較上年同期升高1.4天。另外,長協煤政策調整,簽約量要求從80%降至75%,履約率最低可至90%,釋放了國內供給寬松的信號。

    今年以來,運輸條件有所改善。面向沿江地區供應的浩吉線、瓦日線等鐵路干線推出運費優惠政策,加速煤炭外運,庫存壓力向中下游轉移。

    中國煤炭市場網副總裁李學剛說,當前煤炭產業鏈各環節庫存均處于絕對高位。尤其“五一”后,港口庫存居高不下,疊加后續疏港壓力持續,高供應、高庫存將對需求回暖形成明顯壓制,悲觀情緒持續發酵。連鎖反應下,鐵路煤炭發運到港也遇阻。

    目前環渤海港口煤炭庫存創歷史新高。雖然北方港口已開啟各種疏港措施,但下游拉運需求偏低,當前秦唐兩港區錨地船舶不足20艘,北港庫存去庫進程低于預期,疊加氣溫上升自燃風險增加,市場看空情緒持續累積,價格整體下行壓力持續。

    不過,隨著全國高溫天氣到來,煤電企業日耗預計逐步回升,或將帶動“迎峰度夏”備煤需求釋放。

    “按歷史慣例,煤炭日耗在5月中旬觸底,每年從6月初開始,電煤日耗會進入趨勢性提升階段,電煤剛性需求增加,內陸17省電煤日耗會從300萬噸升到400萬噸?!崩顚W剛分析認為,在迎峰度夏結束之前,隨著日耗增加,沿海八省的電煤日耗大概會從170萬噸增加到240萬噸,確定對未來煤炭市場帶來利好。

    山西汾渭能源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分析師認為,盡管“迎峰度夏”有部分支撐煤價的因素顯現,但短期內或難以改變市場供需寬松格局,煤價尚未觸底,預計動力煤市場將繼續保持偏弱運行,煤價仍有小幅下降空間。不過,5月下旬進入備煤期后,市場交投活躍度或提升,庫存進入去化階段,若需求端改善明顯,不排除動力煤價在“迎峰度夏”期間止跌企穩,甚至出現一定反彈的可能,但其上漲幅度和持續性仍有待觀察。

    國泰海通證券專家分析,展望第6月,從供給看,國內煤炭供給穩定,進口繼續縮量,預計全年國內加進口總供給基本維持穩定;需求端,預計日耗拐點將于5月下旬出現,有望扭轉當前供需失衡的局面,非電煤在4月加速進入復蘇進程后,有望帶動煤炭價格重回上升軌道,預計6月夏季用電高峰煤炭價格重回高位,煤炭行業在中期維度供需依然會保持平衡。

    編輯:張煜

    聲明:新華財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

    新華財經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傳播矩陣
    '); }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