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扎堆糾偏業績基準 “基準庫”或已在路上?
為了規范基金業績比較基準的設立,監管層面有意搭建“基準庫”,后續,基金公司設計產品時,可能需要從“基準庫”里選擇所需的業績比較基準。
公募基金行業掀起了一輪有關業績比較基準的“糾偏”熱潮。
據記者粗略統計,截至5月20日,今年以來,已有近80只公募基金變更了業績比較基準。
多家基金公司表示,調整業績比較基準是為了更好地反映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并提高基金業績表現與業績比較基準的可比性。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公募基金業績比較基準監管指引正在醞釀中,未來,或有更多基金公司加入主動糾偏的隊伍。
此外,記者從業內獲悉,為了規范基金業績比較基準的設立,監管層面有意搭建“基準庫”,后續,基金公司設計產品時,可能需要從“基準庫”里選擇所需的業績比較基準。
三類調整方式
業績比較基準,是基金公司根據基金類型、投資范圍、投資策略等,為基金設定的一條重要的“基準線”,可以用來衡量基金創造超額收益的能力。
5月以來,鵬華基金、廣發基金、浙商資管、天弘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公告了旗下個別產品調整業績比較基準的情況。
與此同時,截至5月20日,自年初以來,今年內變更業績比較基準的公募基金數量接近80只,明顯多于往年同期。
各家基金公司均表示,調整業績比較基準,是為了更科學、合理地評價基金的業績表現。
記者梳理發現,當前,基金公司調整業績比較基準的方式主要有三類。
第一,大幅調整業績比較基準中各指數的權重。
例如,浙商匯金量化臻選股票型基金的業績比較基準由“中證 500指數收益率×50%+中證港股通綜合指數收益率×40%+中債總財富指數(總值)收益率×10%”,變更為“中證500指數收益率×85% +中債總財富指數(總值)收益率×10%+中證港股通綜合指數收益率×5%”。
第二,主題基金更新業績比較基準中的主要權重。例如,自4月15日起,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選兩年定期的業績基準變更為:北證 50成份指數收益率×75%+中債綜合財富(總值)指數收益率×20%+恒生指數收益率(使用估值匯率折算)×5%。
此次變更前,該基金的業績比較基準為:中證 1000 指數收益率×70%+恒生指數收益率(使用估值匯率折算)×10%+中債綜合指數收益率×20%。
第三,對業績比較基準進行“大換血”。如,天弘慶享的業績比較基準由“中債綜合全價指數收益率×80%+滬深300指數收益率×20%”變更為“CFETS銀行間普惠金融債券指數(全價)收益率×95%+銀行活期存款利率(稅后)×5%”。
值得注意的是,《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強調了“業績比較基準的約束作用”,在此背景下,基金公司主動調整業績比較基準的案例還會不斷增加。
華東某中型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表示,其所在公司目前正在梳理存續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如果發現有不合理的基準設置,將及時做出修改。
另有基金公司透露,“我們一直比較關注基準設置的合理性,一旦發現有不合適的就會立馬調整。今年已經變更了個別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主要是基于真實的投資需求,比如有一些老的基準不能有效反映投資組合特征,就會主動做一些調整?!?/p>
不過,也有基金公司目前處于“摸底”階段。
“對于業績比較基準的調整,現在還沒有明確的細則要求,我們內部還處在產品調研和投研征求意見中?!币晃换鸸救耸扛嬖V記者。
監管趨嚴,或將設立“基準庫”
行動方案強調業績比較基準的約束作用、大批基金主動糾偏,部分原因是此前基金公司設置業績比較基準過于隨意。
晨星(中國)基金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李一鳴向記者指出,過去,一些基金產品的自選基準不能夠準確反映其投資范圍、資產配置和風格定義,存在業績基準對投資策略的約束力不夠等問題。比如某些主題基金的業績基準設定為滬深300、中證800等寬基指數,這明顯和基金的投資方向不符合,這種偏離也給基金經理投資風格的漂移開了口子。
另外,他表示,“過去,基金經理的業績考核也更多是與市場上其他基金進行對比,在考核上對業績基準的忽視也會帶來投資風格變形的問題,比如基金經理可能因為業績壓力去追逐短期市場風格?!?/p>
盈米基金研究院研究員王帆亦談道,之前,基金業績比較基準的設置會有“名不副實”的問題,有一些產品存在實際持倉與業績比較基準偏離過大的情況。投資者難以根據業績比較基準來確認產品究竟是什么投資策略和風格。
而從監管近期的表態來看,上述問題有望逐步改善。
監管方面明確,將制定公募基金業績比較基準監管指引。明確基金產品業績比較基準的設定、修改、披露、持續評估及糾偏機制,對基金公司選用業績比較基準的行為實施嚴格監管,切實發揮其確定產品定位、明晰投資策略、表征投資風格、衡量產品業績、約束投資行為的作用。
李一鳴分析,未來,業績比較基準將在基金運作層面發揮更強的約束作用。除了加強對選用業績比較基準的行為監管,監管也將通過透明度建設,加強基金與業績比較基準對比展示,讓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基金相對于業績基準的表現情況。
“此外,基金公司將會加強業績比較基準在基金經理考核當中的作用,從而在源頭上減少基金經理風格漂移的可能?!彼赋?。
王帆認為,新規之下,基金公司需要根據產品定位和投資策略來選擇最合適的業績比較基準,基金經理的投資行為也將更貼合業績比較基準,或以“指數增強”的思路進行產品管理。這可以有效改變部分產品賭賽道的行為。
另據記者了解,監管方面計劃設立“基準庫”,為基金公司提供一些投資基準以避免基金公司在產品研發過程中,隨意設置業績比較基準的情況。未來,“基準庫”如果確定下來,基金公司設計產品時,就得從“基準庫”里面選擇所需的業績比較基準。
但有市場人士擔心,未來如果將業績比較基準標準化,可能會限制基金產品的創新。
與此同時,待監管細則出臺后,對于如何更合理地設置業績比較基準,基金公司仍然面臨一些挑戰。
李一鳴指出,未來基金公司可能會加強對業績基準的管理,根據基金的投資策略以及投資風格的特點,為基金挑選更為合適的業績基準,并且建立基準的定期評估機制,確?;鶞逝c基金的實際投資策略保持一致。在這個過程中,基金公司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如何選定合適的業績基準,例如某些投資風格較為靈活的基金,該如何選擇業績基準來反映其投資風格。以及投資于新興產業的基金,如果所投方向過于小眾或者相對超前,也可能會面臨難以找到合適業績基準的情況。
?
編輯:羅浩
?
聲明:新華財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