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5eon9"></p>
  • <acronym id="5eon9"></acronym>
  • 首頁 > 要聞 > 正文

    【財經分析】美國科技企業股價暴跌的“意料之外”和“預期之中”

    新華財經|2025年01月28日
    閱讀量:

    近期連創新高的美國股市27日陡然下跌,讓沉浸在牛市思維中的投資者措手不及。不過,美國科技巨頭的估值回歸也早在一些市場人士預期之中。  

    新華財經紐約1月28日電(記者劉亞南)英偉達市值單日蒸發近6000億美元、美國上市科技企業總市值單日縮水約1萬億美元……近期連創新高的美國股市27日陡然下跌,讓沉浸在牛市思維中的投資者措手不及。不過,美國科技巨頭的估值回歸也早在一些市場人士預期之中。   

    短短幾天內,美國人工智能相關企業的投資者情緒經歷“過山車”。21日,日本軟銀集團、美國開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和美國甲骨文公司宣布投資5000億美元發展人工智能技術,為投資者注入一劑“強心針”,刺激標普500指數連續三個交易日創出新高。27日,中國初創企業深度求索(DeepSeek)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的消息開始在業界乃至媒體發酵,令市場對巨資構建人工智能大語言模型的合理性和前景產生質疑,部分投資者開始拋售此前受益于人工智能投資熱的權重科技股。   

    這一天,市值排名第一的英偉達公司股價暴跌16.97%,市值蒸發近6000億美元,創下美國上市公司單日市值損失的紀錄。博通公司股價跌幅達17.4%,臺積電和甲骨文公司股價跌幅均超13%。   

    驚呼意外的同時,不少投資者對美國推動的人工智能巨額投資計劃產生更大質疑,認為存在投資過度嫌疑。有評論人士認為,市場實踐證明可以開發出成本更低、性能同樣強大的人工智能模型,這將從根本上改變AI產業鏈的投資邏輯。   

    事實上,人工智能產業板塊是推動美股過去兩年大幅上漲的主要力量。這期間,納斯達克100指數在人工智能板塊加持下上漲約90%,總市值增長超過14萬億美元,多個權重科技股股價上漲數倍,但其長期享受的高溢價正受到越來越多質疑。在一些市場人士看來,此次暴跌充分暴露了科技巨頭高估值、高投資及市值高度集中帶來的脆弱性,其股價下跌、估值回歸也在預期之中。   

    美國投資銀行施蒂費爾金融公司美國股票研究部門執行董事兼機構股票策略負責人巴里·班尼斯特表示,當前美國大盤股指數已處于100多年來的第五個“狂熱”時期。早在2024年年底時,市場對美國股市出現明顯回調的預期就十分濃厚,科技板塊大幅下挫仍可以視為預期兌現。   

    此外,美國股市的集中度也令人擔憂。標普500指數中,前十大股票的市值權重接近五分之二,集中度前所未有。這意味著,一旦上市巨頭發展前景出現問題,整個市場都會面臨更大動蕩。摩根大通資產管理首席全球策略師戴維·凱利表示,投資者應重新思考當前市場的估值和投資集中度。   

    在估值棱鏡下,投資者正調整對人工智能領域投資目標的預期。人工智能技術日益得到更廣泛應用的趨勢并未改變,所改變的,或許只是這一領域投資機會的分布。

    ?

    編輯:王春霞

    ?

    聲明:新華財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

    新華財經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作家
    文章:556 人氣:558
    作家介紹
    手機掃碼訪問
    傳播矩陣
    '); }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