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5eon9"></p>
  • <acronym id="5eon9"></acronym>
  • 首頁 > 要聞 > 正文

    新財觀 | 明年有望安排赤字率4%-4.5% 財政更加積極符合當前經濟需求

    新華財經|2024年12月12日
    閱讀量:

    明年全年有望安排赤字率4%-4.5%,這將意味著赤字的規模將達到約5.5萬億左右。盡管這一數字相比過去有了顯著提升,但考慮到中國政府的財政狀況和債務水平整體平穩且健康,這一提升幅度并不會帶來過大的風險。

    作者:連平,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院長兼首席經濟學家

    新華財經北京12月12日電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會議指出,明年要保持經濟穩定增長,保持就業、物價總體穩定,保持國際收支基本平衡,促進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會議要求,明年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守正創新、先立后破,系統集成、協同配合。要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提高財政赤字率,增加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使用,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兜牢基層三保底線。

    提高財政赤字符合當前經濟與政策需要

    會議要求,要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提高財政赤字率,確保財政政策持續用力、更加給力。加大財政支出強度,加強重點領域保障。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費、增后勁,兜牢基層“三?!钡拙€。黨政機關要堅持過緊日子。

    筆者觀察到,我國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已達十五年之久,但“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提法較為少見。當前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但內需不足問題仍可能持續,且明年經濟運行將面臨更大的外部沖擊;為有效刺激消費、擴大投資、穩外貿、穩外資,中央提出2025年要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就是要采取比2024年更大力度的政策措施以加快經濟企穩回升。

    具體來看,提高財政赤字率實際上是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的一種具體手段。財政赤字作為政府調節經濟的一種重要方式,通過擴大財政赤字,能夠增加財政資源,進而支持實體經濟,推動經濟平穩增長?;仡欉^去,中國的財政赤字率長期以來都保持在相對較低的3%左右。然而,與發達國家相比,這一比例顯得較為保守。在經濟不景氣時,發達國家的赤字率往往會顯著上升,有時甚至達到8%等更高水平。

    從財政赤字的角度來看,筆者認為,明年全年有望安排赤字率4%-4.5%,這將意味著赤字的規模將達到約5.5萬億左右。盡管這一數字相比過去有了顯著提升,但考慮到中國政府的財政狀況和債務水平整體平穩且健康,特別是中央政府債務占GDP的比重較低,這一提升幅度并不會帶來過大的風險。

    數據顯示,2023年末G20國家平均政府負債率118.2%,其中,日本249.7%、意大利134.6%、美國118.7%。同期我國政府全口徑債務總額為85萬億元,政府負債率為67.5%。此外,中國經濟的發展速度明顯高于發達國家,這為未來債務的化解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因此,在筆者看來,盡管提高財政赤字率可能會引發一些關注和討論,但總體而言,這一舉措是被廣泛認為符合當前經濟形勢和政策需要的。

    地方專項債額度與使用范圍合理提升

    會議還提及,增加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持續支持“兩重”項目和“兩新”政策實施。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使用,擴大投向領域和用作項目資本金范圍。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從今年開始擬連續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專項用于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今年1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已經發行完畢,并且這些國債有著明確的投資導向。其中,一部分資金被用于專項用于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另一部分則用于民生保障和支持消費,特別是在消費領域,如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

    在當前背景下,筆者認為,2025年,超長期特別國債的發行規模有望進一步增加,預計增加量在1萬億左右。在投資方向上,一部分將繼續用于支持“兩重”建設和“兩新”工作,保障重大項目投資資金,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提升生產效率與先進產能比重,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另一部分,政府將更加注重對消費領域的投入。例如,對于低收入群體,政府可能會采取現金補貼的形式,以增加他們的消費能力,促進消費需求的釋放。

    而在地方債發行方面,筆者認為,明年地方專項債額度有望提升至6萬億元以上,用于補充地方財力,進一步加大基建、農林水利、能源、倉儲物流、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領域的投資支持,其中2.8萬億元為法定程序審議通過用于化解隱性債務的額度。當前,部分地方政府面臨財政緊張的局面,導致拖欠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工程款項的問題比較突出。通過發行專項債券,地方政府可以獲取更多資金,優先用于解決存量隱性債務項目政府拖欠工程款問題等,從而緩解民營企業的資金壓力,促進經濟活動正常循環。

    當然,系列政策信號對于資本市場后續的走勢也有積極作用。筆者認為,在金融穩定方面,目前對于股票市場的調節以及房地產市場所采取的增發地方專項債、回購土地、回購新商品房等舉措,都屬于金融穩定功能的具體表現。未來,央行或將進一步創新政策工具,在宏觀審慎和金融穩定的功能上逐步做到對金融領域的全覆蓋。

    另從投資角度來看,筆者認為,股市債市都是重大的積極信號,也可以說是一個“福音”。未來,央行有望持續推出創新工具,支持更多長期資金進入股市,支持股市長期保持良好的發展狀態,更有效地保護投資者利益,這對投資者無疑是一項重大利好。而對于債市而言,后續國債市場交易量有望進一步提升,央行將繼續通過增加持有國債、交易國債來調節流動性,發揮更好的政策引導功能。宏觀審慎角度來看,這對貨幣政策引導合理利率水平、維持物價平穩等職能來說很有必要。

    編輯:王菁

    聲明:新華財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

    新華財經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作家
    文章:556 人氣:558
    作家介紹
    手機掃碼訪問
    傳播矩陣
    '); }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