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產教融合到30億基金加持 呼和浩特以人才引育筑牢算力產業發展根基
7月12日,以“共筑綠色算力大生態 共創人工智能新未來”為主題的2025綠色算力(人工智能)大會在呼和浩特市開幕。會上,呼和浩特市發布了《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關于促進綠色算力及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7月12日,以“共筑綠色算力大生態 共創人工智能新未來”為主題的2025綠色算力(人工智能)大會在呼和浩特市開幕。會上,呼和浩特市發布了《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關于促進綠色算力及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兑庖姟窂娬{,設立總規模不低于30億元的產業引導基金,引入金融“活水”賦能產業實體;每年再安排1300萬元,建設產教融合基地,搭建產業公共服務平臺,營造產業創新氛圍。
圖為2025綠色算力(人工智能)大會現場
呼和浩特市在綠色算力人才培養方面早已提前布局。今年年初,由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內蒙古師范大學和阿里云計算機有限公司牽頭,依托內蒙古和林格爾新區管委會搭建合作平臺,聯合算力行業內的普通高校、職業院校、科研機構、上下游企業及行業組織,共同成立北疆(黃河流域)綠色算力產教融合共同體。該共同體通過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模式,為企業定向培養“崗位群”人才,同時推動企業采用“招工即招生、招生即招工”的人才儲備形式,結合新型學徒制、“工匠工坊”等培養模式,為內蒙古“數字經濟”“算力產業”等重點產業集群輸送急需的高技能人才。
隨著人才支撐體系的不斷完善,呼和浩特市算力產業加速集聚,為人工智能發展奠定堅實算力基礎。目前,和林格爾新區已落地包括中國移動智算中心、中國電信云計算信息園等在內的46個數據中心項目。據統計,截至目前,呼和浩特市算力規模突破10.1萬P,其中智能算力9.6萬P,規模位居全國首位。
據了解,2025綠色算力(人工智能)大會由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內蒙古和林格爾新區管理委員會、呼和浩特市大數據管理局承辦。大會包括開幕式暨主旨演講、1場主題活動及9場專題會議。來自國家部委、內蒙古自治區領導、兩院院士、知名專家學者及全國算力產業鏈企業等500余人齊聚呼和浩特市,共繪綠色算力發展藍圖。
近年來,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打出一套引人留人的政策“組合拳”,圍繞產業、就業、住房、生育、落戶、教育、醫療、養老、出行、文化和消費等社會關切的方方面面,針對性提出多項政策措施,誠意滿滿邀請人才來到呼和浩特市、留在呼和浩特市、建設呼和浩特市。(張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