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AI+綠電聚合供應新模式 內蒙古擘畫“生態算谷”新圖景
7月12日,以“共筑綠色算力大生態 共創人工智能新未來”為主題的2025綠色算力(人工智能)大會在呼和浩特市開幕。會議期間,由華電內蒙古能源有限公司主辦的“以算電協同綠電直供為基礎 規劃AI綠電聚合供應新模式 筑建中國北疆生態算谷”專題會議舉行。
7月12日,以“共筑綠色算力大生態 共創人工智能新未來”為主題的2025綠色算力(人工智能)大會在呼和浩特市開幕。會議期間,由華電內蒙古能源有限公司(下稱“華電內蒙古公司”)主辦的“以算電協同綠電直供為基礎 規劃AI綠電聚合供應新模式 筑建中國北疆生態算谷”專題會議舉行。
圖為華電內蒙古能源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那仁滿都拉致辭
華電內蒙古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那仁滿都拉表示,推動算力與綠電深度融合,是落實新質生產力發展要求的關鍵。作為扎根內蒙古的央企,華電內蒙古公司以902.43萬千瓦新能源裝機規模與65%的清潔能源占比為根基,在騰格里沙戈荒大基地建設、氫能產業突破等領域持續發力,全力推進“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和林格爾數據中心集群綠色能源供給示范項目,探索“算電協同綠電直供”新模式,繪就了“算力需求”與“綠能供給”從物理疊加到生態融合的必然趨勢,為內蒙古加快實現“雙碳”目標提供了有力支撐。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發展中心副主任陶冶、廈門大學能源學院副院長鄭志鋒、華為公司AI 總架構師程春輝、三一重能智慧研究院副院長王東鑫等專家學者,分別從政策機制、產教融合、技術落地、裝備創新等維度展開深度研討,多元視角共同勾勒出算電協同的創新圖譜。
“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和林格爾數據中心集群綠色能源供給示范項目是國內率先通過“點對點”直供方式,為數據中心提供綠電的新能源項目。該項目通過開展算電協同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示范,構筑零碳算力中心建設標準,打造100%綠電可溯源零碳數據中心集群。據華電內蒙古公司消息,為持續強化后端算電產業融合,該公司將充分發揮產業鏈主優勢,形成涵蓋風電、光伏、儲能、氫能的“全類型”新能源供給體系,協助引進云儲新能源設備、瑞科特模塊化電力裝備制造產業基地、瑞斯偉光伏電站清潔機器人生產基地等相關制造業項目,建設綠色算力數字基礎設施,旨在降低30%以上的數據中心年總能耗。
綠電為基,算力為翼。隨著AI綠電聚合模式的深化探索,內蒙古正以綠色基底托舉智能內核,擘畫“生態算谷”新圖景。
2025綠色算力(人工智能)大會由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內蒙古和林格爾新區管理委員會、呼和浩特市大數據管理局承辦。大會包括開幕式暨主旨演講、1場主題活動及9場專題會議。(侯倩 易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