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5eon9"></p>
  • <acronym id="5eon9"></acronym>
  • 首頁 > 江北嘴發布 > 正文

    重慶兩江新區企業“走出去”的破局之路

    新華財經|2025年06月25日
    閱讀量:

    作為中國內陸開放門戶,重慶兩江新區正以“一帶一路”發展機遇為契機,推動企業加速融入全球產業鏈。在這片改革熱土上,企業“走出去”的步伐不僅承載著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的使命,更折射出中國企業在全球化浪潮中的突圍路徑。

    作為中國內陸開放門戶,重慶兩江新區正以“一帶一路”發展機遇為契機,推動企業加速融入全球產業鏈。在這片改革熱土上,企業“走出去”的步伐不僅承載著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的使命,更折射出中國企業在全球化浪潮中的突圍路徑。

    從“產品出口”到“全產業鏈出?!?/strong>

    5月16日,長安汽車泰國生產基地,一輛深藍S05駛下生產線。作為長安汽車首個海外整車工廠一期計劃年產能達10萬輛。長安汽車表示,泰國工廠的正式投產標志著企業實現從產品出口到產業出海的跨越。攜手泰國合作伙伴,共同打通研發、生產、供應鏈、銷售及運營的全鏈條出海路徑。

    “中國車企出海,既要立足當下,更要著眼長遠,主動擁抱本地化,與產業鏈合作伙伴創新合作,共建海外產業價值鏈?!辟惲λ辜瘓F副總裁康波表示。為拓展海外市場,賽力斯在印尼投資1.5億美元,建立了現代化的汽車產業基地,年產量達5萬輛。更快捷的物流方式和本地化生產,更好地滿足了當地市場的需求。

    兩江新區推動企業從整車出口貿易模式向技術、管理、人才等全產業鏈出海轉變。這種轉變背后是對“走出去”內涵的深刻重構。數據顯示,2024年兩江新區汽車及零部件企業進出口額達394億元,同比增長20%。全產業鏈出海不是簡單的空間轉移,而是要打造“中國技術+屬地資源”的新生態。

    把握機遇直面挑戰

    重慶一家制造業企業前往南美洲投資,因為沒做法律盡調,導致合資公司在管理上“水土不服”,造成較大損失。

    法律風險只是冰山一角。由于各國法規、準入、文化及消費行為的多樣性,企業進入新市場容易遭遇“水土不服”。為破解困局,兩江新區構建起“政府+平臺+專業機構”的服務矩陣。比如,上線的重慶國際貿易數字平臺,整合中遠海運等全球物流資源,打造大宗商品、跨境電商、數字貿易等特色功能,助力企業一鍵對接全球商機。同時,法律、財稅、知識產權、風險預警等10余類第三方服務機構入駐平臺,為企業“出?!碧峁熬€上問診+線下落地”全周期支持。

    另外一方面,重慶涉外商事糾紛日趨復雜多樣,域外法的查明與適用問題日漸凸顯。重慶兩江新區人民法院(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人民法院)與西南政法大學“中國—東盟法律研究中心”合作,聯合制定并發布了《陸海新通道沿線國家法律查明機制指引》,有效解決了跨國股權糾紛、投資合規、跨境運輸等經貿糾紛的法律查明問題。

    目前,該院已受理涉及東盟十國、阿聯酋等已同中國簽訂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國家涉外商事案件100余件。

    構建全要素支撐體系

    融資難、融資貴是許多科技型中小企業遇到的難題。兩江新區首創的“知企貸”聚焦兩江新區科技型企業,依托大模型評估、“白名單”企業授信等創新機制,實現差別化風險定價,有效降低企業融資利率。通過“知企貸”,由金融機構為企業提供全周期金融解決方案,涵蓋知識產權證券化、專利保險、供應鏈金融、票據服務、股權投資、跨境服務等。

    這種金融創新只是支撐體系的一環。作為兩江新區的國資產業投資基金運營平臺,兩江基金持續深化產業鏈投資布局,已基本建立起“天使+早期+VC+PE+并購”的企業全生命周期基金支持體系。

    此外,兩江新區還建設了“一帶一路”國際技術轉移中心等成果轉化平臺體系,打通從科技創新到成果轉化再到產業應用的“最后一公里”。政策協同方面,《重慶兩江新區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明確,在完善海外營銷和服務體系、獲得市場準入、擴大市場規模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的,可每年給予單個企業不超過5000萬元獎勵。

    稅務服務上,兩江新區稅務局“江天同心”5S工作室建立了轄區內“走出去”企業清冊,為企業發送“稅錦囊”及國家稅務總局“海外案例庫”中的相關案例,解決稅收協定營業利潤條款執行、申報享受境外稅收抵免政策優惠等問題。

    在變局中突圍

    果園港,滿載“重慶造”汽車的班列正駛向東南亞。以這里為中心,兩江新區通過“鐵公水空”的多式聯運,“東西南北”的四向通道,搭建了低成本、高效率的出海出境大通道。

    兩江新區現代服務業局局長鄧科表示,新區探索了“鐵路提單”、多式聯運“一單制”等陸上貿易新規則,運輸效率提升30%,資金綜合成本下降40%以上。

    所謂“一單制”運輸服務,即全程鐵路海運互認互通,“一次委托”“一票到底”“一次保險”“一箱到底”“一次結算”。鐵路提單則突破傳統運單局限,在一定條件下,賦予物權屬性,實現“貨權分離”與“控貨融資”。

    這些探索,最終目的是讓重慶企業能更好地參與到全球貿易中,并占據更主動、更有利的位置。

    “未來的全球化是‘鏈’的競爭?!眱山聟^相關負責人強調。兩江新區與40多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深化產業鏈供應鏈合作。在這片改革試驗田里,企業“走出去”已超越簡單的市場擴張,演變為一場涉及技術標準、管理標準、供應鏈韌性的系統性突圍。

    當“重慶造”汽車在曼谷街頭穿梭,海扶刀?設備通過遠程操控完成在肯尼亞的“隔空手術”,中國內陸開放的敘事正在書寫新的篇章。(鄧婷 謝力)

    ?

    編輯:趙鼎

    ?

    聲明:新華財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

    新華財經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