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舉牌已達19次 險資入市步伐加快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網站顯示,截至7月3日,今年以來險資合計舉牌19次,涉及15家上市公司,舉牌次數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
新華財經北京7月4日電(記者 陳露)險資舉牌步伐不停。7月3日晚,華菱鋼鐵發布公告稱,信泰人壽通過二級市場集中競價方式購買公司股票3.45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達到5%,根據相關規定,已觸發舉牌。同日,利安人壽發布公告稱,其于7月1日舉牌江南水務。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網站顯示,截至7月3日,今年以來險資合計舉牌19次,涉及15家上市公司,舉牌次數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
業內人士表示,投資壓力增大以及會計準則切換等因素,推動險資通過舉牌上市公司來追求長期穩定投資收益。展望未來,險資權益投資力度有望加大,估值較低、股息率較高、分紅穩定的資產將受到險資持續關注。
兩家上市公司近日被舉牌
根據華菱鋼鐵發布的公告,7月3日,信泰人壽通過傳統賬戶保險責任準備金于二級市場增持公司股票69.09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01%。此次權益變動后,信泰人壽持有公司股票的比例達到5%。
公開資料顯示,華菱鋼鐵是由湖南省屬第一大國有企業湖南華菱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作為主發起人,于1997年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鋼材產品的生產和銷售。2025年一季度,華菱鋼鐵實現營業收入300.75億元,同比減少18.52%,實現歸母凈利潤5.62億元,同比增長43.55%。
江南水務也被險資舉牌。7月3日,利安人壽發布舉牌江南水務的公告表示,此次舉牌交易前,利安人壽持有江南水務股票4589.5391萬股,占該上市公司總股本比例為4.91%。7月1日,利安人壽買入江南水務股票110萬股,共計持有江南水務股票4699.5391萬股,占該上市公司總股本的5.03%。以7月1日江南水務股票收盤價5.3元為基準,利安人壽持有江南水務股票市值為2.49億元,占利安人壽上季度末總資產的0.2%。
利安人壽表示,此次交易為其通過二級市場買入上市公司A股股票,買入股票的資金為自有資金,對該股票的投資余額為1.15億元。根據相關規定,利安人壽將此次舉牌江南水務納入權益類投資管理。
公開資料顯示,利安人壽成立于2011年7月,是一家全國性人身保險公司,公司注冊資本45.79億元。2025年一季度末,利安人壽總資產為1261.9億元;權益類資產賬面余額為205.6億元,占上季末總資產的比例為16.29%。
江南水務成立于2003年,前身為成立于1966年的江陰市自來水廠,目前業務涉及供水、市政工程、環境產業、基金投資等領域,擁有全資子公司6家,參股公司8家,合伙企業1家。2025年一季度,江南水務實現營業收入2.94億元,同比減少0.43%;實現歸母凈利潤0.95億元,同比增長13.13%。
值得注意的是,利安人壽并非是首家舉牌江南水務的保險公司。2024年5月,長城人壽發布公告稱,2024年5月16日,長城人壽買入江南水務股票33.60萬股,共計持有江南水務股票4676.17萬股,占其A股股本的5%。長城人壽在舉牌后不斷增持。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長城人壽合計持有江南水務股票5964.78萬股,占其A股股本的6.38%。
今年已舉牌19次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網站顯示,截至7月3日,今年以來險資舉牌上市公司19次,涉及15家上市公司。
據記者統計,險資2024年全年共舉牌20次。這意味著,2025年剛剛過半,險資舉牌上市公司次數已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
從行業來看,險資舉牌的上市公司大多屬于銀行、環保、交通運輸、公用事業等行業,估值較低、股息率較高、分紅穩定特征較為明顯。在今年的險資舉牌案例中,有8次為舉牌H股銀行股。其中,招商銀行H股、郵儲銀行H股、農業銀行H股分別被舉牌3次、2次、2次。
拉長時間來看,近10年來,保險行業共出現三次舉牌高峰,前兩次分別為2015年和2020年。2024年以來,保險行業開啟新一輪舉牌高峰。
東吳證券非銀金融首席分析師孫婷認為,保險行業的這三次舉牌高峰特征不一。2024年以來的險資舉牌主要聚焦H股高股息標的。本輪險資舉牌的意圖主要分為戰略合作和財務投資兩類,保險公司通過股權聯系或控制來推進業務協同合作,主要以長股投權益法或FVOCI(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持有方式獲取投資回報。
業內人士認為,在當前低利率環境下,投資壓力增大疊加會計準則切換,推動險資通過舉牌上市公司來追求長期穩定收益。孫婷表示,自2023年以來,以增額終身壽險為代表的傳統險產品熱銷,帶動行業保費高速增長,形成了資產端較大配置需求。而國內長端利率持續下行,險企資產端利差損和資產荒壓力較大,需要尋找合適的配置資產。在新會計準則下,險資股票投資面臨收益與波動的兩難選擇,通過配置長股投或者高股息(OCI)策略可以適度改善股市波動對當期凈利潤的影響。
權益投資力度有望加大
在當前市場環境下,通過提高權益投資比例來增厚投資收益已成為險資的共識。
除了舉牌上市公司之外,險資還通過長期股票投資試點加大權益投資力度。今年以來,獲批開展長期股票投資試點的保險機構加速推進試點落地工作。近日,泰康資產旗下專業化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泰康穩行(武漢)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完成首筆投資交易;金融監管總局批準陽光資產運用自有資金1000萬元,全資設立陽光恒益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從行業數據來看,2025年一季度,保險行業加大權益投資力度。金融監管總局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人身險公司和財產險公司的股票投資規模均較2024年末有所增長,其中人身險公司的股票投資余額為2.65萬億元,較2024年末增加3775億元,占人身險公司資金運用余額的比例為8.43%;財產險公司的股票投資余額為1719億元,較2024年末增加118億元,占財產險公司資金運用余額的比例為7.56%。
近年來,監管層陸續出臺一系列政策,為險資長錢入市打開空間。今年4月,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關于調整保險資金權益類資產監管比例有關事項的通知》,放寬了償付能力充足的保險公司在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上的限制。
國信證券非銀金融行業研究負責人孔祥認為,《通知》通過優化保險權益投資監管規定,進一步增強險資入市積極性,打開中長期權益投資比例上限,預計相應政策將為市場帶來1.5萬億元增量資金。
在具體的關注方向上,泰康保險集團執行副總裁、首席投資官兼泰康資產首席執行官段國圣表示,保險資金應著眼長期布局,積極把握時代主題中的投資機遇,包括以人工智能、機器人為代表的科技成長板塊,盈利穩定、估值合理、質地優良的傳統產業,具備要素稟賦優勢和成長潛力的細分行業等。
?
編輯:劉潤榕
?
聲明:新華財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